室空无侍者,终日延白光。
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
得非散花天,来试铁石肠。
非罗复非绮,何物为衣裳。
或浓若猩血,或浅若鹅黄。
或如淡胭脂,薰以百和香。
竟不可意解,发书问何祥。
乃知延阁老,买得从维扬。
自不耐渠恼,幽怀可禁当。
牢辞又不敢,熟视徒彷徨。
吾闻诸古人,物美应献王。
呼儿燎沈水,持以供虚皇。
室空无侍者,终日延白光。
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
得非散花天,来试铁石肠。
非罗复非绮,何物为衣裳。
或浓若猩血,或浅若鹅黄。
或如淡胭脂,薰以百和香。
竟不可意解,发书问何祥。
乃知延阁老,买得从维扬。
自不耐渠恼,幽怀可禁当。
牢辞又不敢,熟视徒彷徨。
吾闻诸古人,物美应献王。
呼儿燎沈水,持以供虚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晁侍郎折赠芍药三种》,通过对收到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芍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花卉之美的惊叹和对馈赠者的感激之情。首句“室空无侍者,终日延白光”描绘了室内清寂的环境,随后“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写出了收到花朵的惊喜。诗人将赠花之人比喻为散花天仙,暗示其馈赠的珍贵。
接着,诗人细致地描述了芍药的颜色:“非罗复非绮,何物为衣裳”,形容其色彩斑斓;“或浓若猩血,或浅若鹅黄,或如淡胭脂”形象生动,展现了花朵的层次和丰富。诗人不解其美,于是翻阅典籍寻求答案,得知是晁侍郎从扬州购得,流露出对晁侍郎品味的赞赏。
然而,诗人内心矛盾,既想拒绝又不敢,只能“熟视徒彷徨”。最后,他引用古人之言,认为美好的事物应当进献给君王,但自己却只能“呼儿燎沈水,持以供虚皇”,即点燃沉香,以供奉这些美丽的芍药,表达了对花卉的敬重和对晁侍郎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
地维汨没东南空,元气混接苍冥中。
悬崖石壁置台观,淩虚下瞰冯夷宫。
竹山参差海市起,鬼斧运出天然工。
旌旗城郭俨相向,灵气郁积嘘蛟龙。
须臾市隐海色定,谁与志者苏长公。
清诗高起云阁榜,水为吞吐山为雄。
风流文采今安在,空有胜事传无穷。
东牟太守每自苦,偶来见文心冲融。
寒潮涌日下孤岛,回声聒乱晨昏钟。
村晴遥见沙路豁,农夫往往歌年丰。
人生所至贵适意,奚必叹老悲青铜。
辴然一笑下山去,不觉两腋生天风。
沛宫秋风起,游子伤所思。
故人侍高宴,故乡亦在兹。
酣歌自起舞,忼慨有馀悲。
秦鹿方犄角,英雄并驱驰。
帝业亦有在,真气匹夫知。
天下且归已,功臣何自危。
九江自取尔,会稽徒尔为。
俯仰数行泣,何以安四陲。
天地驱日月,出入六马驰。
上瞻芒砀云,下顾泗水湄。
荒台忽千载,烟芜夕霏霏。
燕姬跨马来江东,罗衫窄袖蓝对胸。
翠翘抹额戎装束,恍若矫矫飞苍龙。
日摇涛影团花碎,尘捲风声彩云坠。
鬣间暗闪夺珠标,腹下还穿撒雕辔。
将非出塞昭君啼,无乃归禁杨妃醉。
欢娱忘寇扰前秋,骑拥娇娥谑浪游。
鱼丽阵靡谁敢殿,长流难洗文夫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