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囊闲把流萤弄。风过微微齐拢。蓦地一声箫送。
惊破清宵梦。夜凉天气轻云笼。犹见冰轮徐捧。
帘外落花微动。但觉蚊雷拥。
纱囊闲把流萤弄。风过微微齐拢。蓦地一声箫送。
惊破清宵梦。夜凉天气轻云笼。犹见冰轮徐捧。
帘外落花微动。但觉蚊雷拥。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色中的各种元素与情感。首先,“纱囊闲把流萤弄”一句,以“流萤”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夏夜中萤火虫在轻纱中嬉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风过微微齐拢”,则通过微风轻轻拂过,将轻纱拢起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柔和。
接着,“蓦地一声箫送,惊破清宵梦”两句,巧妙地运用了音乐元素,以箫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仿佛是梦境被突然唤醒,给人以恍如隔世之感。这种由静入动、由动回静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夜凉天气轻云笼,犹见冰轮徐捧”描绘了夜空中的月色,轻云如同轻纱般覆盖在月亮之上,既保持了一种朦胧美,又不失月光的明亮,展现出月夜的独特魅力。而“犹见冰轮徐捧”则直接点明了月的形象,仿佛月亮缓缓升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最后,“帘外落花微动,但觉蚊雷拥”两句,将视线从天空转向地面,通过“落花微动”的景象,暗示着春末夏初时节的交替,同时也借“蚊雷拥”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蚊子在夜风中嗡嗡作响的情景,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捕捉了夜晚特有的宁静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
莽莽云平,都不辨、近山远水。
尽徘徊、尚留波面,未归湾尾。
浪猛深深鸥抱稳,波寒缩缩鱼沈底。
恐狂风、颠雨岸多摧,舟难舣。船篷重,拖不起。
蓑衣湿,森如洗。想杖头未足,杯中无计。
渔网吹翻无把捉,钓竿冻断成抛弃。
到高歌、风静月明时,谁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