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其二》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西风淅淅满征衣,天畔危亭面翠微。

云解映山常漠漠,叶知辞树亦依依。

苦饥黄鹄犹谋食,无事轻鸥得远飞。

落日秋风满江汉,杖藜三叹未能归。

(0)
翻译
秋风吹过,吹满了战士的衣物,他站在边疆的亭子上,面对着青翠的山峦。
云层散开,山色朦胧,树叶离开树枝时也显得恋恋不舍。
饥饿的黄鹄还在寻找食物,而无事的海鸥得以自由飞翔远方。
夕阳西下,秋风满江,我拄着藜杖,多次叹息,却无法回家。
注释
西风:秋风。
征衣:出征或旅行时穿的衣服。
危亭:高高的亭子。
翠微:青山的绿色边际。
漠漠:形容云雾迷茫的样子。
依依:形容物体摇曳或离别时的不舍。
黄鹄:大雁,这里比喻饥饿的人。
轻鸥:轻盈的海鸥。
江汉:泛指长江和汉水。
杖藜:拄着藜杖。
三叹:多次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西风淅淅满征衣"一句,设定了秋季的氛围,西风是秋天特有的景象,也常被用来形容离别和哀伤的情感。"天畔危亭面翠微"则描绘了一座临近天边的高耸亭台,其色彩呈现出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忧郁的绿色。

接下来的"云解映山常漠漠,叶知辞树亦依依"两句,以云和叶作为描写对象,通过它们与山和树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感慨。这里的“漠漠”和“依依”都给人一种萧索孤寂之感。

"苦饥黄鹄犹谋食,无事轻鸥得远飞"两句,则通过对比黄鹄(一类水鸟)艰难寻找食物与轻鸥(一种水鸟,可能指鸥类)自由自在地飞翔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和无奈。黄鹄在苦苦寻觅食物,反映出诗人生活中的困顿,而轻鸥则象征着自由和放纵,是诗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最后两句"落日秋风满江汉,杖藜三叹未能归"表达了诗人在夕阳西下、秋风渐起时所感受到的情怀。诗人手持拐杖,行走于江汉之间,不禁发出三声叹息,却依然无法返回心之所向。这里的“满江汉”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充盈,而“未能归”则是对归宿无望的一种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致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诗赋此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雪月两清奇,更吟绝妙诗。

全无烟火气,雅有玉冰姿。

堂上增华发,阶前映寿卮。

仍当图大孝,千载盛明时。

(0)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其一

闻君已解任,投老向青齐。

结屋长山北,买田渤海西。

花应栽满径,药想种成畦。

处处堪行乐,春来酒自携。

(0)

郊居效乐天

老去无馀事,徜徉草野间。

高芦移当竹,乱石叠为山。

客到即呼酒,僧来同闭关。

不因逢盛世,那遂此清閒。

(0)

首尾吟二首效宋人体·其二

我思孔孟时,人得圣贤师。

六籍咸遵古,七篇半引诗。

无非明帝道,总是正天维。

异说纷然出,我思孔孟时。

(0)

首尾吟二首效宋人体·其一

我思尧舜时,寮寀尽师师。

犹谨危微念,长歌喜起诗。

中天悬日月,万古仰纲维。

击壤人不见,我思尧舜时。

(0)

死别离·其二

生别如秋雁,春日或相见。

相见既有时,肠亦不能断。

死别卧荒郊,东逝水滔滔。

思君如逝水,寤寐心为劳。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