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平生三峡游,青猿树树悬高秋。
归来落笔成天趣,中传蜀月巴云意。
如何猿叫驿边时,只欠行人唱竹枝。
客子平生三峡游,青猿树树悬高秋。
归来落笔成天趣,中传蜀月巴云意。
如何猿叫驿边时,只欠行人唱竹枝。
这首宋代诗人孙嵩的《画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旅之人的三峡游历与归家后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诗中通过“青猿树树悬高秋”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三峡独特的自然景观,猿猴在高树间跳跃,秋色浓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归来落笔成天趣,中传蜀月巴云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化为文字,赋予其诗意与趣味,仿佛能传达出蜀地月亮和巴山云雾的意境,展现出艺术创作的无限魅力。
最后,“如何猿叫驿边时,只欠行人唱竹枝”则以问句形式,引人思考。猿猴的叫声在驿站边响起,似乎在呼唤着远方的旅人,而“只欠行人唱竹枝”则暗示着,如果此时有人在此,或许会吟唱起那富有地方特色的竹枝词,增添一份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情感共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的描绘,以及对艺术创作灵感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表达的独到见解。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
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
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
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
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
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
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
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輈小。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