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教鳌足奠沧溟,海若东来尽效灵。
气泄金银穷地脉,志搜神怪补图经。
鸡番也解输賨布,雉堞争看建屋瓴。
持节那堪回首望,中原一发万山青。
天教鳌足奠沧溟,海若东来尽效灵。
气泄金银穷地脉,志搜神怪补图经。
鸡番也解输賨布,雉堞争看建屋瓴。
持节那堪回首望,中原一发万山青。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的壮丽景象和其在历史中的地位。首句“天教鳌足奠沧溟”以神话传说中的巨鳌象征台湾,稳固地坐落在大海之中。次句“海若东来尽效灵”则暗示台湾是海神之力的体现,具有神奇的灵性。
第三句“气泄金银穷地脉”形象地描述了台湾地下矿产丰富,犹如金银之气泄露于大地。第四句“志搜神怪补图经”则表达了诗人对台湾奇异风物的好奇与探索,希望详尽记录在地图和文献中。
第五句“鸡番也解输賨布”提及台湾原住民的贡献,他们向朝廷进贡布匹,显示出其对中央政权的归属感。最后一句“雉堞争看建屋瓴”描绘了台湾城乡建设的繁荣景象,人们忙碌地建造房屋,充满生机。
结尾“持节那堪回首望,中原一发万山青”表达了诗人身为官员,遥望中原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土的思念,又有对台湾发展前景的期待,万山青翠的景色更显离愁之深。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清代诗人对台湾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寄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