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六首·其十四》
《偈十六首·其十四》全文
宋 / 释士圭   形式: 偈颂

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临济德山,是何草芥。

向上一路,荆棘成林。更欲翻身,堕崖落堑。

总不动著,当处活埋。生机临时,翻成乱统。

穿耳胡僧葱岭去,夜行踏雪马蹄轻。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形象,展现了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独特理解。首先,“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一句,运用了佛教中释迦牟尼佛与弥勒佛的典故,暗喻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即使面对佛陀这样的高僧大德,也依然需要不断自我探索与超越,不能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着谦卑与求知的态度。

“临济德山,是何草芥”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将临济宗与德山宗的禅师们比作微不足道的草芥,意在说明即便是最杰出的禅师,在修行的道路上也如同草芥般渺小,需要不断地努力与精进。

“向上一路,荆棘成林”描绘了修行之路的坎坷与险峻,荆棘象征着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障碍,比喻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

“更欲翻身,堕崖落堑”则警示修行者,如果在修行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会陷入更深的困境,甚至失去自我,坠入深渊。

“总不动著,当处活埋”强调了修行者在面对诱惑与挑战时,应保持坚定与清醒,不被外界所动,否则可能会在看似平静的地方,实际上已经陷入了自我束缚与停滞的状态。

“生机临时,翻成乱统”提醒修行者,虽然在关键时刻可能会找到生机,但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混乱与失控。

最后,“穿耳胡僧葱岭去,夜行踏雪马蹄轻”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描述了一位僧人穿越葱岭(葱岭是中国古代对天山山脉的称呼),在夜晚踏雪而行,马蹄声轻快,象征着修行者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心灵得到净化与自由,步伐变得轻盈,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深刻地揭示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与自我超越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困惑以及最终可能达到的精神自由与解脱。

作者介绍

释士圭
朝代:宋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梧桐树

道无他,心为主。执象拘文徒自苦。记取圣贤语。

丹经譬喻千万句。止是阴阳两个字。要识根元处。

(0)

沁园春.玄旦日先君冀郡公作此示勉敬跋于后

玄子来前,还忆汝,今朝初度时。

是吾家几世,书香阀阅,我翁畴昔,心地坦夷。

宅相伊何,泛红老子,汝母慈仁有儿。

如今恨,倚门人去,和胆为谁。丈夫七十何为。

算三十功名已是迟。

要经天纬地,拓开实用,嘲风弄月,省可虚词。

我亦平生,卮言徒费,犹酌檐花向九疑。

团圞好,待老吾泉石,留汝钟彝。

(0)

渔家傲

正月都城寒料峭。除非上苑春光到。

元日班行相见了。朝回早。阙前褫帕欢相抱。

汉女姝娥金搭脑。国人姬侍金貂帽。

绣毂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

(0)

西津夜泊

孤帆夜落石桥西,桥外青山入会稽。

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一春衰谢怜皮骨,万国艰虞厌鼓鼙。

何处客船歌《水调》,令人归思益悽迷。

(0)

六国朝

繁花烟暖,落叶风高。岁月去如流,身渐老。

叹三十年虚度,月堕鸡号。

痛离散人何在,云沉雁杳。

浮萍断梗,任风水、东泛西漂。万事总无成,忧患绕。

虚名何益,薄宦徒劳。得预俊游中,观望好。

谩能出惊人语,瑞锦秋涛。

莫誇有如神句,鸣禽春草。

干戈满地,甚处用、儒雅风骚。援笔赋归田,宜去早。

(0)

少年游.别情

帕罗残粉浥啼痕。远岫湿寒云。

枫叶寒江,芦花夜雪,孤雁怕离群。

归来独对银釭坐,锦被待谁温。

歌谱羞拈,舞衣闲挂,何处不思君。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