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
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崙。
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
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
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崙。
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
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蛇的形象和行为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与向往。"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一句中的“蛰”指的是初夏时节,蛇开始活跃起来,而“鸣风”则形容蛇的吼叫声,与自然界之风相呼应,体现了生命力的觉醒和生长。同时,“异禀存”暗示着蛇所特有的生机与神秘。
"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崙"这两句则通过夸张的修辞,强调了蛇的巨大力量和灵活多变的身体。蛇能够吞下巨兽象征着它强大的生命力,而“绕昆崙”则展现了其柔韧性,如同古代传说中蛇能绕山而行,显得神秘又充满力量。
"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一句中的“出笥”指的是蛇从洞穴中出来,而“彰嘉庆”则形容它的喜悦之情。蛇衔着珠宝,这里可能隐喻着蛇对自然界给予其生命和力量的感激与回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之间相互尊重与和谐共生的观念。
"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则进一步深化了蛇与自然、神秘力量的联系。“禀龙质”暗示着蛇与龙的亲缘,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高贵和神圣,因此蛇也被赋予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命特质。而“灵化出山门”则表明了蛇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有一种精神层面的超越与转化,它能够穿梭于世间与超自然世界之间。
整首诗通过对蛇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一种生机勃发、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生命美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中生命力和灵性的深刻体悟。
黔西都护鞍马雄,骁勇第一驼罗骢。
来从流沙走万里,满身汗血桃花红。
黄须健儿控不得,出阵入阵生旋风。
拳毛飒爽神骨耸,世无曹霸谁能工。
昔日善画李伯时,吴兴承旨能匹之。
星精未许俗手貌,诸公况复为新诗。
紫金盘陀七宝串,雄姿尺幅开生面。
枥下牵来意独豪,营前骑出人争羡。
万人辟易战士呼,突围夜上山梁趋。
四蹄蹴踏砂石裂,项下髑髅如贯珠。
飞身击贼贼胆碎,将军新破松毛寨。
卸鞍猛气犹夺人,十万降苗帐前拜。
军中挝鼓军门开,巴西太守携客来。
酒酣磅礴解衣看,午夜壁上疑风雷。
怜余屡貌寻常者,神骏须从醉中写。
玉鞭明日下安笼,看扫欃枪洗兵马。
《花将军营中驼罗骢马飘瞥善战云自西藏中所得索余貌之是日席上姚太守施总戎及诸幕僚各为一诗豪宕感激之意可以传矣》【清·钱杜】黔西都护鞍马雄,骁勇第一驼罗骢。来从流沙走万里,满身汗血桃花红。黄须健儿控不得,出阵入阵生旋风。拳毛飒爽神骨耸,世无曹霸谁能工。昔日善画李伯时,吴兴承旨能匹之。星精未许俗手貌,诸公况复为新诗。紫金盘陀七宝串,雄姿尺幅开生面。枥下牵来意独豪,营前骑出人争羡。万人辟易战士呼,突围夜上山梁趋。四蹄蹴踏砂石裂,项下髑髅如贯珠。飞身击贼贼胆碎,将军新破松毛寨。卸鞍猛气犹夺人,十万降苗帐前拜。军中挝鼓军门开,巴西太守携客来。酒酣磅礴解衣看,午夜壁上疑风雷。怜余屡貌寻常者,神骏须从醉中写。玉鞭明日下安笼,看扫欃枪洗兵马。
https://shici.929r.com/shici/qj4aMmv.html
峰形南北殊凹凸,入地上天皆一日。
潜行五里不见天,蜡炬光远空浮烟。
莓苔森森绿疑梦,蝙蝠手扪皆不动。
一风冲出微带腥,足底万窍声俱鸣。
好奇径欲穷颠末,行僮失声炬将灭。
四人急转我后来,风黑恍有千人追。
是时屈指当交酉,出洞见天天尚昼。
饮泉百盏神始清,坐调鼻息方远行。
树巅斜行途转窄,鸦点扑人如雨黑。
东行一洞势较低,一洞复出清泉西。
斜阳沈沈岭头落,客意极疲龛极乐。
下方已黑天顶青,侧帽恐碍当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