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师厚接花》
《和师厚接花》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五言律诗

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

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

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

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īhòujiēhuā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miàoshǒucóngxīnjiēhuāyǒushén

gēnzhūrángxiàyánluòyángchūn

yōngběnzhòngyóuyuánrén

shēngtángshìzhīzàihuījīn

注释
妙手:技艺高超。
心得:内心领悟。
接花:接枝技术。
如有神:好像有神灵帮助。
根株:植物的根部。
穰下土:肥沃的土地。
颜色:色彩。
洛阳春:洛阳春天的景色。
雍也:指孔子弟子冉雍。
犁子:农夫。
仲由:孔子弟子仲由,即子路。
元:本来。
鄙人:普通人,谦称。
升堂:比喻学问或技艺达到一定水平。
入室:更进一步,达到精通。
只在:关键在于。
挥斤:挥动斧头,比喻学习或工作上的精进。
翻译
巧妙的手艺源自内心领悟,接花仿佛有神助。
根系深深扎在肥沃的土壤中,花朵的颜色如同洛阳春天般艳丽。
雍也本是耕田之人,仲由原本是个质朴的人。
无论是入门还是精通,都只需一斧头的功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师厚接花》,通过对师厚接花技艺的赞美,展现了其高超的手法和对花卉的深情。"妙手从心得"四字,表达了师厚对花艺的独特领悟,仿佛他的手法源自内心深处的自然灵性。"接花如有神"则进一步描绘了他接花时的神奇姿态,如同神乎其技。

接下来,诗人将师厚的技艺与历史人物相提并论,提到孔子弟子雍也(冉雍)原本出身贫贱,仲由(子路)曾被视作粗鲁之人,以此暗示师厚虽身份平凡,但技艺却超越常人。"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形象地描述了接花后的花卉如同在洛阳春天般繁花似锦,生机盎然。

最后两句"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运用了典故,比喻师厚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无论是基础还是精深之处,都只需轻轻一挥手,就能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整首诗赞美了师厚的接花艺术,同时也寓含了对技艺精湛者的敬佩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将至京口先寄孙少述并呈晏子俞

为郡无闻困米盐,先生有道独幽潜。

豫章因甚尊徐孺,益部何能诎蜀严。

已脱簿书身自放,肆寻山水意宁厌。

京江最欲方洋处,愿从屏星卷画幨。

(0)

江氏明荐堂

夫子刚且勇,一摧遂终身。

于今斗牛间,郁然气不申。

平生慕用意,碣刻留千春。

更为祠堂咏,尚代鸡酒陈。

(0)

再赴蒲津陪解梁张守安邑王宰游静林

千骑翩翩逐郡侯,条山重继昔年游。

翠深叠嶂烟岚晚,绿满长郊稼穑秋。

胜概不知行客老,征骖聊为主人留。

预思别后登临处,应见黄河入海流。

(0)

中秋赏月

碧落无云玉鉴飞,净中毫发了能窥。

光随酒蚁斟银榼,彩莹歌人发瓠犀。

露重已从巾角垫,轮倾欲把斗杓携。

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万仞梯。

(0)

和韩侍中游兴庆池席上

出郊尤喜雨初晴,洗出川原物象明。

楼影半藏高柳外,池光遥与绿萍平。

鸥驯长近朱阑戏,民乐争随画隼行。

主礼自忘台鼎贵,芳尊尽日许同倾。

(0)

和王太中游洛述怀

乘春寻洛社,不惮路岐长。

盈畹花如笑,倾都客若狂。

山林多寂寞,朝市太奔忙。

不似安车老,优游适四方。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