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棉一幅单鸳被。沈沈和雾和香睡。花气湿银屏。
红窗斜月明。玉阑干畔路。晓梦无寻处。
梦醒转沈吟。花寒恐不禁。
吴棉一幅单鸳被。沈沈和雾和香睡。花气湿银屏。
红窗斜月明。玉阑干畔路。晓梦无寻处。
梦醒转沈吟。花寒恐不禁。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吴棉一幅单鸳被”,以“吴棉”点出织物的精细与产地的江南特色,“单鸳被”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柔情。接下来“沈沈和雾和香睡”,描绘了一幅朦胧而温馨的画面,雾与香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公在梦中与香雾共舞的轻盈与惬意。
“花气湿银屏,红窗斜月明”两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银屏上沾满了花香,红窗前斜挂着一轮明月,色彩对比鲜明,光影交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细腻情感。
“玉阑干畔路,晓梦无寻处”进一步深化了梦境的主题,玉阑干旁的小径,似乎通往一个只有在梦中才能到达的地方,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
最后,“梦醒转沈吟,花寒恐不禁”将情感推向高潮。梦醒后的沉吟,是对梦境的回味与不舍;而对花寒的担忧,则是主人公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深刻思考。
鸡鸣高树杪,狗吠墟里间。
家人望车徒,远客造门端。
入门问所亲,上堂叙悲欢。
行人暮饥渴,秉烛具盘餐。
明月照西户,三星烂中天。
出门践野草,白露倏已漙。
十年苦行役,兹夕方来旋。
宁知非梦寐,忽忽心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