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渐疏杯酌。无奈晚风偏虐。
吹散柳绵空外转,尚解乱投池阁。
双燕教雏飞,竞衔花、巢泥香落。
镇日手披团扇,恁腰围如削。咫尺音书难托。
况是连宵梦恶。桃叶桃根何处问,泪尽春江都涸。
空把喜为名,倒误人、半生行乐。
不许灯花发燄,又闷来弹鹊。
春去渐疏杯酌。无奈晚风偏虐。
吹散柳绵空外转,尚解乱投池阁。
双燕教雏飞,竞衔花、巢泥香落。
镇日手披团扇,恁腰围如削。咫尺音书难托。
况是连宵梦恶。桃叶桃根何处问,泪尽春江都涸。
空把喜为名,倒误人、半生行乐。
不许灯花发燄,又闷来弹鹊。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旧日侍女喜儿的深深怀念。开篇“春去渐疏杯酌”,春光消逝,主人公饮酒渐少,暗示情感的淡漠与内心的哀愁。接着“无奈晚风偏虐”,晚风不仅吹散了柳絮,也吹散了主人公心中的欢愉,加重了孤独感。
“吹散柳绵空外转,尚解乱投池阁”两句,借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的飘零与无依。柳絮随风飘散,却意外地落入池阁,似乎在无意间寄托了某种情感的痕迹。接下来“双燕教雏飞,竞衔花、巢泥香落”,通过双燕育雏的场景,暗喻主人公对喜儿的思念如同燕子对幼雏的关爱,充满了温暖与深情。
“镇日手披团扇,恁腰围如削”,主人公终日手持团扇,仿佛在回忆与喜儿共度的时光,而自己的身形却日渐消瘦,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痛苦与内心世界的空虚。紧接着“咫尺音书难托”,即使距离喜儿不远,却难以传递心意,凸显了情感交流的障碍与无奈。
“况是连宵梦恶”,连日的噩梦加剧了主人公的痛苦,梦中与喜儿的分离更加深了现实中的孤独与哀伤。最后“桃叶桃根何处问,泪尽春江都涸”,桃叶、桃根作为典故,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的哀悼,泪水最终汇入干涸的春江,表达了情感的彻底耗尽与绝望。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主人公对喜儿深切的怀念与内心的痛苦挣扎,情感真挚,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