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极秋光转觉浓。水亭添上一分红。
枫人斜立夕阳中。
乌鹊啼残筝馆月,鲤鱼催起舵楼风。
碧天无分采夫容。
澹极秋光转觉浓。水亭添上一分红。
枫人斜立夕阳中。
乌鹊啼残筝馆月,鲤鱼催起舵楼风。
碧天无分采夫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宁静画面。"澹极秋光转觉浓",诗人以淡雅的秋色为背景,通过观察发现随着光线的变化,景色反而显得更加浓郁。"水亭添上一分红",进一步描绘了水面亭子倒映的红霞,增添了暖色调,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枫人斜立夕阳中",枫树在夕阳下斜倚,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剪影,静态的画面中融入了动态的元素,增添了诗意。"乌鹊啼残筝馆月",乌鹊的啼声与筝馆的月色相映,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鲤鱼催起舵楼风",鲤鱼跃动似乎在催促船家启程,而舵楼的风也应时而起,暗示着旅程的即将开始。最后一句"碧天无分采夫容",诗人借碧空表达对远方或理想中的美景的向往,但又感叹自己无法亲自采摘那天空的美丽,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浣溪纱·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富有意境。易顺鼎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其作品融合了传统诗词的韵味与个人的情感体验。
积雪三十日,车马路不通。
贫病交亲绝,想忆唯愿公。
春鸠报春归,苦寒生暗风。
檐乳堕悬玉,日脚浮轻红。
梅柳意却活,园圃冰始融。
更候四体好,方可到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