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一》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偈颂

了了了,家近扶桑最先照。

知知知,一双红杏换消梨。

莫莫莫,金鸡啄破琉璃壳。

住住住,凤栖不在梧桐树。

过者四重关了,五里牌在郭门外。

(0)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诗人通过一系列的“了了了”、“知知知”、“莫莫莫”、“住住住”等叠词,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深邃幽远的意境。

“了了了,家近扶桑最先照。” 开篇即以“了了了”三字,强调了清晰明了的状态,仿佛是说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有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接着,“家近扶桑最先照”,扶桑象征着东方日出之地,暗喻着希望和新生,同时也暗示着心灵的归宿。

“知知知,一双红杏换消梨。” 这一句通过“知知知”的反复,强化了认知的过程,仿佛在说,只有真正理解,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红杏与消梨的对比,寓意着从繁华到凋零的自然规律,也隐含着人生境遇的无常。

“莫莫莫,金鸡啄破琉璃壳。” “莫莫莫”三字,表达了对某种束缚或困境的无奈与挣扎,而“金鸡啄破琉璃壳”则象征着突破与解放,金鸡代表着智慧与力量,琉璃壳则是需要打破的束缚或障碍。

“住住住,凤栖不在梧桐树。” 这一句通过“住住住”的重复,强调了内心的安定与平静,而“凤栖不在梧桐树”则暗示了真正的归宿并非外在的物质或形式,而是内在的精神世界。

“过者四重关了,五里牌在郭门外。” 最后两句,通过描述穿越重重难关后的景象,以及到达城门之外的情景,表达了历经磨难后的豁然开朗与自由之感。四重关象征着人生的挑战与考验,五里牌则可能是对旅途终点的标记,暗示着心灵旅程的完成。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了叠词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生命、自我、解脱与归宿的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夏旱三首

去年旱势已殊常,今岁农家更可伤。
支港鲋臣空涸辙,大田龟兆未移秧。
只今已是眼滴血,此后庆无肉补疮。
虮虱小臣惟痛哭,第凭宗社叫苍苍。

(0)

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

一叶西归老倦翁,高楼突兀记推蓬。
景随湓浦江山改,人与香山岁月同。
异世剖符传事比,出门合辙见诗工。
我来君去如鸿燕,休叹长安自力穷。

(0)

贺李微之兼工侍二首

当时邛蜀起徵君,褒贬春秋赖洽闻。
又见璧跗攽异数,要令金匮阐斯文。
鱼凫西隔一隅地,龙马南来四世勋。
陈古鉴今皆实迹,论思亟原张吾军。

(0)

东壩以里沿岸人家皆对门植苇於小屿不晓其旨

曲江西畔锁离宫,细柳新蒲日日风。
想见千门映春绿,君王未见碧成丛。

(0)

寄相教授二首

浔阳江上无毡客,别后音书杳未通。
蕉鹿定应邻左讲,莼鲈端是待西风。
谩怀离思人犹远,欲寓吟情句未工。
朝列鵷鸿问消息,一笺莫靳寄诗筩。

(0)

十月廿五日有诏以予班六卿赐对衣金带鞍马二

缀迹中朝十四春,精{缪去纟加金}两锡两围新。
赐袍又见光蹄褭,沃辔不妨翔苑麟。
有马可乘存史阙,无衣谩赋感君仁,轻肥岂是平生志,髀肉何堪豢此身。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