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广文博士老郑虔,才名四十寒无毡。
又不见汉阳计吏赵明叔,文章不如一囊钱。
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
不妨止有书一束,索米未肯侏儒贤。
平生固用笔耕尔,行发墨颖收丰年。
会当少见会稽绶,勿嗟已卖琅琊田。
君不见广文博士老郑虔,才名四十寒无毡。
又不见汉阳计吏赵明叔,文章不如一囊钱。
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
不妨止有书一束,索米未肯侏儒贤。
平生固用笔耕尔,行发墨颖收丰年。
会当少见会稽绶,勿嗟已卖琅琊田。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毛滂所作,名为《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乞诗聊作一首》。诗中通过对比两位古代学者郑虔和赵明叔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不被重用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对于文学创作与物质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中的“君不见”是引起读者注意的一种修辞手法,用以点明下文要讨论的问题。通过对郑虔和赵明叔的描述,毛滂表达了对两位学者的同情,他们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尤其是“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一句,更深化了这种人才埋没的感慨。
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不妨止有书一束,索米未肯侏儒贤。平生固用笔耕尔,行发墨颖收丰年。”毛滂通过自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坚持和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即使手头只有书籍,面临着寻求粮食的困境,也绝不愿意因为贪图金钱而失去自己的学问和节操。
最后,“会当少见会稽绶,勿嗟已卖琅琊田。”这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对过去选择的辩解。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获得他人的认可,同时也在安慰自己,尽管现在的处境艰难,但不必为此感到悲哀,因为自己的学问和节操并未出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学者和个人自身的情况,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才评估、文学创作与物质生活之间关系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