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愔仲馆丈寄示壬申除夕同复志作次韵以正》
《愔仲馆丈寄示壬申除夕同复志作次韵以正》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本意冲天待一飞,轻身如入白登围。

直成大错谁实铸,未远迷途应觉非。

荒漠尽烦蓝缕启,旧都犹盼翠华归。

同舟风急需心胆,不信阳春和者稀。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愔仲馆丈寄示壬申除夕同复志作次韵以正》。诗中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本意冲天待一飞,轻身如入白登围”,诗人以“冲天”之志自比,渴望展翅高飞,却仿佛不慎落入了历史的漩涡之中,暗示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紧密相连。

颔联“直成大错谁实铸,未远迷途应觉非”,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警醒。诗人认为,历史上的重大失误并非偶然,而是由种种因素共同铸就,提醒人们不应重蹈覆辙。

颈联“荒漠尽烦蓝缕启,旧都犹盼翠华归”,描绘了国家在艰难困苦中的开拓与重建,同时表达了对恢复往日辉煌的深切期盼。荒漠象征着困难与挑战,蓝缕则代表了艰苦创业的过程,而旧都与翠华归则寄托了对国家复兴的希望。

尾联“同舟风急需心胆,不信阳春和者稀”,强调了在共同面对困难时,需要坚定信念与勇气。同时,诗人相信,即便是在严冬之后,春天终将到来,美好的事物终会得到人们的共鸣与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反思,也体现了其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情感。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复杂的历史情感与社会变迁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挽李守贞侍郎兼都御史卒于边事

几回撑眼数英雄,今代完名少似公。

东阁化随春日雨,西台霜洒暑天风。

班超自分留关外,李牧谁知出禁中。

可惜功成身便死,不胜清泪滴空濛。

(0)

新正喜晴

九天清霁绝风波,一气絪缊转泰和。

尘土不涴佳丽节,管弦常奏太平歌。

笼中药饵丹常在,镜里头颅白渐多。

涂抹烟云非我事,苦吟无计逐诗魔。

(0)

次韵答省参陈希伯进表过河间民心追恋感而有作

会种河间一郡花,至今流泽满人家。

表函遥进万年寿,老稚争迎八月槎。

恩似甘棠思作舍,义如武穆尽呼爷。

斯文三代吾真信,白日青天何处遮。

(0)

过韩泷祠次邓中丞韵泷在乐昌县

一叶迎流百尺泷,兴随秋水拍篷窗。

不知造物留何意,故纵惊涛注此江。

险峻未愁风雨恶,忠诚曾见岭云降。

山深吏隐无人问,祇有文星镇旧邦。

(0)

次林待用韵

四海驱驰共一寰,亡羊名在路岐间。

乾坤正脉浮今古,剥复藏根遽往还。

逆旅生憎蕉梦幻,病身全爱野云闲。

便须脱屣从君去,愿醉壶公半枕山。

(0)

南京察院连日阴

十月连朝雨未晴,朔风追伴作寒声。

夜深灯火愁无赖,日近江湖梦较清。

从古庙堂先足食,而今何处可无兵。

剧思安得如充国,屯作三边万里城。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