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避寒威一室幽,春阳虽好见应愁。
如何第一东风眷,却似芙蓉泣素秋。
深避寒威一室幽,春阳虽好见应愁。
如何第一东风眷,却似芙蓉泣素秋。
这首诗描绘了室内环境的幽静与寒冷,春阳虽好却难以驱散冬日的阴冷,诗人巧妙地将这种情感与牡丹的生长状态联系起来。牡丹在室内避寒,虽得温暖却不见阳光,如同芙蓉在素秋中哭泣,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牡丹在非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无奈与哀愁。
首句“深避寒威一室幽”点明了牡丹所处环境的封闭与寒冷,暗示了其生长条件的限制。次句“春阳虽好见应愁”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春阳明媚,对牡丹而言也并非好事,因为阳光的缺失是其生长的一大障碍。接下来,“如何第一东风眷”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东风赋予情感,表达了一种看似偏爱实则无奈的境遇,仿佛春风眷顾牡丹,却无法解决其生长环境的根本问题。最后,“却似芙蓉泣素秋”将牡丹比作芙蓉,在素秋中哭泣,形象地展现了牡丹在非自然环境下的孤独与哀伤,同时也暗含了对牡丹美丽却无法绽放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情感状态的深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状态的敏感洞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被束缚、无法自由生长的感慨。
今兹春始仲,气序忽已燠。
及此暇夜清,开轩散烦蹙。
金波丽中天,流光正穆穆。
佳树澄疏影,幽花运微馥。
浊醪时献斟,清论递往复。
诸季岂不欢,眷眷心所服。
高文炳辰宿,渊议赞化育。
匪才托游好,馀润久沾沐。
兹焉隔清赏,耿耿私恨蓄。
春芳正可乐,嘉会期昼卜。
早接英豪论,常多伯仲贤。
风尘一会合,岁月几徂迁。
禀性成樗散,干时类凿圆。
论心谁合者,握手子欢然。
经训开前古,谈辞屈老先。
春游同烂漫,醉乐屡回旋。
乐事嗟难久,离襟怅独偏。
驱车清汝曲,佐幕紫嵩前。
官兴惟高咏,人生得晏眠。
丹铅涂旧史,杖屦接幽禅。
叹息春期失,淹留夕梦牵。
非因传丽唱,何以慰劳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