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屐归来岳寺深,尝思道侣会东林。
昏沈天竺看经眼,萧索净名老病心。
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
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闲行抱素琴。
晓屐归来岳寺深,尝思道侣会东林。
昏沈天竺看经眼,萧索净名老病心。
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
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闲行抱素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之士在深山寺庙中的生活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自己超脱世俗的悟性。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如“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山林环境。
“晓屐归来岳寺深,尝思道侣会东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清晨返回深邃的岳庙之中,对于与同道之人的聚会怀有深情。"昏沈天竺看经眼,萧索净名老病心"则透露出诗人常年研读佛经,内心清净而又有些许的忧愁,这种忧愁可能源于身体的不适或是精神上的孤独。
“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这些景象描写极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看见层叠的云朵在山头飘过,以及细小的苔花在松林间散布。
“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闲行抱素琴。”最后两句则显示了诗人的高远胸怀和对友人的理解。"三径"指的是田园、山林、佛道等清净之地,诗人通过抱着素琴(未上色彩的琴,即简单质朴的生活)在这些地方闲适地行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友情和精神世界的珍视。
年年自赴重阳约,不待陶家诗句催。
便欲急呼欢伯赏,未知谁遣白衣来。
红萸有韵岳连湛,素蕊无香赐望回。
何事杜陵嗔竹叶,却教从此不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