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神之安,方解羽銮。赤旂霞曳,从以炎官。
居歆嘉荐,肸蚃灵坛。神之格矣,民讫多盘。
惟神之安,方解羽銮。赤旂霞曳,从以炎官。
居歆嘉荐,肸蚃灵坛。神之格矣,民讫多盘。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气息的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诗人通过神灵安静而庄重的仪态,展现出祭祀时的肃穆与神圣。"惟神之安,方解羽銮"一句,以“惟”字起始,表达一种敬畏和期待的心情,"方解羽銮"则是指神灵降临后,才开始解开装饰其身的华丽羽饰,显示出祭祀活动的庄严。
接下来的"赤旂霞曳,从以炎官"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的宏大与壮观。"赤旂"指的是鲜红色的旗帜,这里用来装饰祭坛;"霞曳"则形容天边绚烂的云彩,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从以炎官"意味着跟随着这神圣而光辉的场景,是一派热烈而又庄重的气氛。
"居歆嘉荐,肸蚃灵坛"则是祭祀活动正进行时的情形。"居歆"表达了一种安静和谐的状态;"嘉荐"指的是美好的供品,这里用来祭祀神灵;"肸蚃灵坛"则描绘了祭坛上的供物被火焰所包围,显得神秘而庄严。
最后,"神之格矣,民讫多盘"表达了诗人对这场祭祀活动的总结和感慨。"神之格矣"意味着神灵已经降临并接受了供奉;"民讫多盘"则是指参与祭祀的人们纷纷表示赞誉,反映出人们对此次祭祀活动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词藻,不仅展现了宋代祭祀活动的隆重与庄严,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神灵降临、民心所向的一种敬畏之情。
绕檐恶木方童童,苍官著脚将焉从。
海涛熨帖清涵空,不见蘋末来蓬蓬。
是时散衣阑独倚,不晓此中题榜意。
但见茫茫涨软红,扑满市人乌帽底。
蜀仙茶鼎扛无人,寥寥不复闻此声。
玉川凉夜更渺邈,飕飕只今无地生。
尚怜芳草春池句,梦破客儿烦举似。
夺胎换骨蜕氛埃,丛霄九万泠然去。
阳羡溪山名浙右,氤氲淑气无时有。
遂令比屋慕弦歌,甲第殊科争捷手。
先生读书三十年,数奇不偶真可怜。
闭门陋巷聊自隐,箪瓢屡空心晏然。
南轩前头两佳木,先生抚玩长不足。
尤爱薰风五月初,白银开花光照屋。
故人解后相逢遇,指点婆娑索新句。
君不见少陵杜叟有长吟,莫作凡材等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