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火烧新绿,荷花煽暖晴。
郁林啼鸟乱,芳草落花轻。
季世见狂客,穷途哭老兵。
烟消山水绿,偏趁踏歌行。
榴火烧新绿,荷花煽暖晴。
郁林啼鸟乱,芳草落花轻。
季世见狂客,穷途哭老兵。
烟消山水绿,偏趁踏歌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哀愁的夏日景象。首联“榴火烧新绿,荷花煽暖晴”以“榴火”和“荷叶”为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与生机,其中“烧”字形象地描绘了石榴花开的热烈,而“煽”字则赋予了荷花在温暖阳光下的动态美。颔联“郁林啼鸟乱,芳草落花轻”则通过“郁林”、“啼鸟”、“芳草”和“落花”等元素,营造出一片繁茂而又略带哀愁的自然景观,鸟鸣声与落花轻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动与静、生与死的对比。
颈联“季世见狂客,穷途哭老兵”转而描绘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体的悲苦。在这里,“狂客”可能象征着对现状不满、寻求改变的人,“老兵”则可能代表经历了战争或社会变迁的老者,他们的形象共同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情感。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尾联“烟消山水绿,偏趁踏歌行”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收束全诗。随着“烟”的消散,山水恢复了绿色,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宁静和谐的状态。然而,诗人却选择“趁踏歌行”,即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前行,似乎在暗示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与变化,人们也应该保持乐观与坚韧的态度,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社会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求精神寄托与生活希望的渴望。
吾生天地间,形役何时休?
六凿不自閒,七情举相仇。
岁星如惊飙,鬓毛忽已秋。
世路廓悠悠,渠能远行游。
谷神所依于,宛在水中洲。
羲和既弭节,望舒亦停辀。
终贞实乾德,坤灵秘奇谋。
虚白存夜气,接搆焉得留。
去来谁与期,驾言仍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