踰尺秋江鳜,赀轻愧自深。
穿腮窥秣赪,引鬣讶涂金。
捂鼎情虽锐,飞刀爱不任。
何须鲈满箸,始动季鹰心。
踰尺秋江鳜,赀轻愧自深。
穿腮窥秣赪,引鬣讶涂金。
捂鼎情虽锐,飞刀爱不任。
何须鲈满箸,始动季鹰心。
这首诗描绘了对鳜鱼的细致观察与品尝过程,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
首句“踰尺秋江鳜”,诗人以“踰尺”形容秋江中鳜鱼之大,暗示其肉质丰美。接着,“赀轻愧自深”一句,通过对比物(赀)与自身情感(愧),表达了对鳜鱼价值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谦的情感。
“穿腮窥秣赪,引鬣讶涂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鳜鱼的外貌特征。穿腮的描述,让人仿佛能看到鳜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秣赪”、“涂金”则形象地展现了鳜鱼的颜色,红白相间,金光闪闪,令人垂涎欲滴。
“捂鼎情虽锐,飞刀爱不任”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烹饪鳜鱼的过程。捂鼎,即用锅盖紧盖住锅,保持温度,让鱼肉更加鲜嫩;而“飞刀”则是形容厨师动作之快,技艺之高超,但即便如此,也难以割舍对鳜鱼的喜爱之情。
最后,“何须鲈满箸,始动季鹰心”一句,借用了晋代名士张翰(字季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追求。诗句意在说明,美味的食物能够激发人的欲望与情感,不必等到拥有大量美食时才感到满足或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鳜鱼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食物的美好,更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美食之间和谐关系的赞美。
满天飞絮,正夏初临也,晴和时节。
嘶断玉骢斜照里,乱扑银鞍如雪。
竹粉新含,蜂黄渐褪,巧剪雏莺舌。
先裁白苧,楝花开后微热。
且放小艇随流,言寻胜侣,酒茗香清绝,鹅炙鱼羹供一饱,蔬笋不妨频摘。
剑吼龙堆,轻翻鹿苑,往事闲中说。
留春春去,似人容易离别。
披玉倾城,缕金炫月,天生娇秀。翠笄初展新妆后。
戏鹦帘下,斗草庭前,晴霞散绮,层云铺绣。
叵耐春寒,几多愁绪,忍负回文手。
乍经风、又听雨,绰约情怀絮痕影旧。日久。
蕣华虚掷,分钿暗忆,逐梦寻诗,过翼难追,擘橙消酒。
但感、信棹兰舟双桨,顿绾碧丝千柳。
悄窥鸳鸯,叶田栖稳,经处欢随偶。
知谁伴,便相期,不借香添韵生红袖。
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
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
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
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
綵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
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
山中自有宰相家,休问桃源种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