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身世拙,客里更关情。
月树回凉影,秋声叠夜砧。
道能忘畏垒,酒不破愁城。
睡薄吟魂冷,西风亦屡惊。
自惭身世拙,客里更关情。
月树回凉影,秋声叠夜砧。
道能忘畏垒,酒不破愁城。
睡薄吟魂冷,西风亦屡惊。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马臻所作的《旅夜》。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内心充满复杂情感的场景。首句“自惭身世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自责,接着“客里更关情”点明了身处他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接下来的“月树回凉影,秋声叠夜砧”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月光下的树木投下凉爽的阴影,秋夜的风声与捣衣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意境。后半部分“道能忘畏垒,酒不破愁城”则反映了诗人试图通过道义和饮酒来排解心中的忧虑和困扰,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睡薄吟魂冷,西风亦屡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难以入眠,思绪纷扰的情景,西风的吹拂更是加剧了内心的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旅居他乡时的孤独、思乡、忧虑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中秋有佳月,名酝来海康。
海康太守贤,怜我持空觞。
远分十具至,呼儿唤邻墙。
坐客尽饮流,一举空罍缸。
酒酣对明月,不藉灯烛光。
移席俯清流,照我两鬓霜。
海北与海南,各在天一方。
我老归无期,两地遥相望。
宴坐桄榔庵,守此岁月长。
愿子一咄嗟,跨空结飞梁。
度此往来人,鱼盐变耕桑。
篱边白衣来,莫待菊蕊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