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挂墙头杨柳枝,繁灯烂漫玉琉璃。
绮罗尽学宫妆样,歌舞休传外国词。
满路竞看花灼灼,故京谁念黍离离。
他年同侍传柑宴,记取楼前掷果时。
月挂墙头杨柳枝,繁灯烂漫玉琉璃。
绮罗尽学宫妆样,歌舞休传外国词。
满路竞看花灼灼,故京谁念黍离离。
他年同侍传柑宴,记取楼前掷果时。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上元节(元宵节)时繁华热闹的景象。首句“月挂墙头杨柳枝”以月色和垂柳相映,营造出明亮而清新的夜晚氛围。"繁灯烂漫玉琉璃"则生动地展现了灯火辉煌的场景,犹如美玉般晶莹剔透。
接下来,“绮罗尽学宫妆样”暗示了人们盛装出行,模仿宫廷女子的装扮,增添了节日的华丽气氛。“歌舞休传外国词”表达了对本土文化的自豪,强调不崇尚外来音乐,体现了民族自尊心。
“满路竞看花灼灼”描绘了行人如织,争相观赏盛开的花朵,热闹非凡。“故京谁念黍离离”则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京城繁华不再,百姓生活困苦的感慨。
最后两句“他年同侍传柑宴,记取楼前掷果时”,诗人想象未来与他人共度佳节的情景,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特别是回忆起过去楼前掷果的欢乐瞬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宋代上元节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