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而掷,翾而举之。二虫请以战喻。
翾毋忘于射钩,攫毋忘于在莒。
攫而掷,翾而举之。二虫请以战喻。
翾毋忘于射钩,攫毋忘于在莒。
此诗《两蟆赞》(其一)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虽篇幅不长,却寓意深远。诗中以“两蟆”为喻,探讨了人生中的抉择与命运的关系。
“攫而掷,翾而举之”,这两句描绘了两种不同的行为状态:一只青蛙(或蟾蜍)选择主动出击,勇猛地跳跃;另一只则轻盈地飞翔。前者代表了积极进取、主动出击的生活态度,后者则象征着灵活应变、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
“二虫请以战喻”,诗人借这两只青蛙来比喻人生中的两种不同选择和应对方式。通过“射钩”和“在莒”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射钩”出自《左传》,指代的是鲁国公族公子翚射杀齐国使者的故事,象征着因一时冲动或不慎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在莒”则是指春秋时期鲁国公子纠被流放至莒国,后被召回继位,象征着经历磨难后的成长与归来。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种青蛙的行为,以及引用历史典故,旨在启发读者思考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以及在遭遇困难时,如何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实现自我成长与回归。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既是对个体生命状态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保持自我、追求成长的智慧指引。
晓发蒲亭邑,暮投石耳峰。
仆夫困沾濡,山雨犹响松。
兹壑况罙阻,顾望惟溟濛。
幽岩托层房,豁然临猴江。
竹修苞北基,岩峭垂南窗。
俯观袅户萝,仰聆走檐淙。
挹此暂足遣,逖想情难降。
陶公有遗坟,黄子留孤踪。
通止良固殊,羁缚谁为悰。
坐闻吟猿瞑,秪念归思忡。
忆昔少年时,遨游咸阳都。
邂逅尘埃里,相邀入酒垆。
半酣击剑起,挟弹青门隅。
风蓬离本根,奄忽浮云徂。
聚散良靡期,晤言谁复图。
濛濛零雨辰,悠悠梁园途。
翩翩白马鸣,蔼蔼朱华敷。
昔逢美姿颜,今也白头颅。
中藏难遽宣,相看但捋须。
前路浩崎岖,爱子衰暮躯。
蒲生何离离,过时采者稀。
莫言采者殊,盛衰自有时。
昔与君相见,不谓行当变。
谗言使交流,水清石自见。
孔雀东南飞,十步一徘徊。
罗鸗羽翼短,安可作雄雌。
今日乐相乐,饮酒行六博。
蒲生枝叶多,中心亦不恶。
昔在元祚去,四海遭乱离。
群雄互驱逐,戎马纵横驰。
降城贩国者,比比忘忸怩。
坐令疆宇蹙,百二山河隳。
桓桓忠宣公,耿耿匡济资。
蚤负经纶具,晚镇舒江湄。
七年握兵符,裒集多义师。
控禦既云备,抚辑亦己绥。
奈何荆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