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
谩说深机防盗贼,难令朽骨化神仙。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
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
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
谩说深机防盗贼,难令朽骨化神仙。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
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阖闾墓》描绘了阖闾墓的壮丽与神秘。首句“水银为海接黄泉”运用夸张手法,将墓穴中的水银比喻为海,暗示其深度和奢华,连接着幽暗的黄泉世界。次句“一穴曾劳万卒穿”则强调建造墓穴工程浩大,耗费无数人力。
接下来,“谩说深机防盗贼”表达了对墓穴设计巧妙防备盗墓者的讽刺,认为再严密的机关也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难令朽骨化神仙”进一步揭示,即使墓主人希望死后成仙,也无法抵挡岁月的无情。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通过描绘墓地周围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荒凉与寂寥,暗示墓主已逝,只剩下乌鸦在废墟上空哀鸣。
最后两句“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以反问收尾,指出墓中埋藏再多的宝剑也无济于事,因为世间没有永恒的权力,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阖闾墓的描绘,寓言人生荣华富贵终将消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哲理思考。
空里丹梯百尺行,日边凭槛看飞霙。
花成华盖中天阁,玉作长安北斗城。
瑞气崚嶒诸畤出,矞云缥缈五山平。
梁园盛有邹枚在,犹借相如赋客名。
遗踪深阒寂,异代久崔嵬。
自昔琼为岛,犹传壁是台。
上都荒屋社,废阁弃山隈。
井画多存藻,阑雕半渍苔。
凝丹随日转,积翠亘天开。
林殿黄图胜,宫池太液回。
脂曾波共腻,镜与月俱摧。
花尚窥妆发,鸾仍学舞来。
千秋馀草木,一夕逐风雷。
河岳云俱幻,烟霜劫有灰。
秦年骊谷在,汉日柏梁灾。
不用留殷鉴,周基万岁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