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叠韵赠六律依韵奉答·其六》
《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叠韵赠六律依韵奉答·其六》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谁道东南有赏音,不闻三载定山琴。

梅花总落题诗手,春雨偏知种树心。

何处高僧来惠远,他时好语话周任。

指头江浦平湖路,却恨瓜州一水深。

(0)
鉴赏

这首诗以“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叠韵赠六律依韵奉答(其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联“谁道东南有赏音,不闻三载定山琴”,诗人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质疑东南之地是否真的有人能理解他的音乐才华,暗含着对自己音乐才能未被赏识的感慨。接着,“不闻三载定山琴”一句,既是对过去三年中未能有人欣赏自己音乐的遗憾,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知音的渴望。

颔联“梅花总落题诗手,春雨偏知种树心”,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融合。梅花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题诗手”则暗喻诗人的创作热情与才华。春雨的滋润则寓意着对生命成长的期待与对努力耕耘的肯定,这里“种树心”不仅指实际的植树活动,更象征着对事业或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物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颈联“何处高僧来惠远,他时好语话周任”,诗人在此处借用了佛教中的“惠远法师”和历史人物“周任”的典故,表达了对智慧与道德的向往,以及对未来能够遇到良师益友的期待。同时,这两句诗也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尾联“指头江浦平湖路,却恨瓜州一水深”,诗人以“指头”比喻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将“江浦平湖路”视为实现理想的道路,而“瓜州一水深”则象征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与挑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决心,以及对最终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昔梦四首·其一

无憀还有恨,惜别复伤春。

欲织红鸳锦,亲镂绿玉尘。

扣云通一语,烧烛掩孤颦。

虚负瑶华梦,年年芳意新。

(0)

柳屏问刻诗·其二

清风明月无穷物,临水登山自得之。

万里更堪经九折,王良独有辔如丝。

(0)

索桂花家人不与·其一

诚斋诗句要商量,尽道春花艳未强。

谁识维摩病居士,不应闻取木樨香。

(0)

宿紫霄宫月下望蜡烛诸涧

千尺峰头明月辉,松盘石磴紫烟飞。

步虚声落不知处,采药山中道士归。

(0)

襄阳怀古

襄阳白面儿,惯唱铜鞮歌。

汉水东流去,英雄可奈何。

(0)

赠薛郎

画史风流数薛郎,竹间茅屋对潇湘。

床头金尽还沽酒,爱学吴歈和楚狂。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