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琵琶行》
《琵琶行》全文
唐 / 牛殳   形式: 古风

何人斸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

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

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

(0)
注释
何人:谁。
斸:挖。
春冰:形容琴声清冷如春日冰裂。
五音:指古代音乐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阶。
真珠囊:比喻琴声如同珍珠落盘。
迸落:散落,此处指声音的连续与中断。
飘飘飖飖: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寒丁丁:形容声音清冷。
虫豸:小虫子。
出蛰:冬眠后醒来。
秋鸿:秋天的大雁。
叫侣:呼唤伴侣。
代云黑:乌云密布如同代替了云彩。
猩猩:一种动物,此处借以形容叫声。
潏潏汩汩:水流声,比喻声音变化不定。
胡雏:胡人的孩子,这里可能指外国人学汉语。
月蚀:月食。
噒噒:鼓声。
青山飞起:形容音乐轻盈灵动。
不压物:不压抑任何事物,意指音乐的轻柔。
陈后主:南朝陈的末代皇帝,以好乐著称。
细腰舞:古代舞蹈,此处形容宫廷享乐。
黄莺百舌:多种鸟鸣,形容音乐和谐。
玉树后庭花:南朝歌曲名,象征亡国之音。
二妃:通常指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
山重重:形容哀愁沉重。
空庙:废弃的庙宇。
斑竹:又称湘妃竹,传说因二妃泪染而成。
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的园林,象征奢华生活。
思归曲:表达思乡之情的曲子。
二十四友:石崇的文人朋友团体。
听不足:听不够。
贾客:商人。
蜀道:四川的险峻山路,喻旅途艰难。
呦呦:象声词,形容鸟鸣或乐声和谐。
啁啁:鸟鸣声。
啾啾:鸟鸣声。
引之于山:在山中演奏。
兽不能走:动物被吸引,忘记逃跑。
吹之于水:在水边吹奏。
鱼不能游:鱼儿也被吸引,停止游动。
此艺:这种艺术。
不可有:极其珍贵,难以复制。
再三弹:反复弹奏。
花前:在花前,意指美好时光。
翻译
谁人挖得一块木,奏响春日冰裂五音全。
一弹击破珍珠囊,珠落金盘声时断时续。
音飘忽如寒风凛冽,惊醒冬眠虫豸与神鬼。
秋雁呼唤伴侣黑云翻滚,猩猩夜啼映照蛮荒月明。
潺潺流水声无定,似胡儿学汉话不纯正。
犹如长安月食夜,满城鼓声咚咚响不息。
青山跃起轻盈不压万物,野水奔流似要沾湿行人。
感伤想起陈后主,春夜宫殿半醉细腰舞。
黄莺百舌鸟相互唱和,玉树后庭花带雨更娇。
二妃哀泣山峦重重,二妃逝后云雾缭绕。
深夜寒露封锁空庙,斑竹丛在风中零落摇。
金谷园中春草初绿,石崇一曲思归情难舒。
当初二十四友围坐,手持金杯听曲不厌足。
又像商旅行走蜀道间,千铃万磬空山响连绵。
都不及这曲调悠扬,时而啾啾时而嘈嘈。
山中拉琴,兽不敢逃。水中吹奏,鱼儿静悄。
方知此等艺术世间稀有,人间万事终须亲手造。
为何屡次为我弹奏,只在花前共饮这一壶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琵琶的音色和它所表达的情感,通过琵琶的声音,诗人回忆历史、怀念往昔。琵琶声响如同冰雪般清脆,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一弹一破,如同真珠迸裂,金盘断续,充满了戏剧性。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这一句通过琵琶的声响,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让人感到震惊和恐惧。秋鸿的叫声、猩猩的夜啼,都融入了琵琶的声音之中,增添了一种悲凉和神秘。

“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这里的“胡雏”指的是外来的人,他们试图模仿汉人的语言,但终究不能准确把握,这一句反映了文化交流中的困难和隔阂。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这一句提到了长安的历史事件,月食被古人视为不祥之兆,而敲鼓的声音则是紧急或庆典的信号,这里通过琵琶的声音,将听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紧张和期待的场景。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这一句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但其中也蕴含着一种力量和动感,似乎是用来形容琵琶声音的强大和穿透力。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这里提到了南朝陈后的主,陈叔宝,他以纨绔子弟著称,但最终国破身亡。诗人通过琵琶的声音,回忆起这段历史,感受到深深的哀伤和怀念。

“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这一句描写了自然景象与音乐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黄莺(一种鸟)的叫声、百舌(一种传说中能模仿各种声音的动物)的呼应,以及玉树后园中的花朵伴随着细雨,这一切都被融入到了琵琶的旋律之中。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这里提到的二妃,是指历史上的某些王朝的皇后或妃子,她们的悲泣和消逝,都通过琵琶的声音得以传递和表达。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这一句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夜晚场景,霜露封锁了空旷的庙宇,而远处传来了斑竹被秋风吹动的声音,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凄清和寂寞。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这里提到了金谷园,一个历史上的著名园林,以及石崇,他是西晋时期的富豪,以奢侈闻名。诗人通过琵琶的声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怀念。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这一句提到了历史上的某个团体或集会,他们手持金杯,聆听音乐,但即使是这样豪华的场合,也无法满足他们对美好的渴望。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商人和蜀道,这里通过琵琶的声音,描绘了一种繁华而喧嚣的场景。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这一句直接赞美了琵琶的声音,说它比任何其他的声音都要动听和迷人。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这里通过极端的描述,表达了琵琶声音的魅力,即使是山野中的兽类或水里的鱼儿,也会因为这美妙的声音而忘记逃跑和游泳。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这一句总结了整个诗意,提出了对艺术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个人努力创造美好的肯定。

“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最后,诗人请求琵琶再次奏响,让这美妙的声音成为他与世间告别的一杯酒。

作者介绍

牛殳
朝代:唐   籍贯:约为中唐以后

约为中唐以后人。善作长篇歌行。《全唐诗》存诗2首,皆出《文苑英华》卷三三四。 
猜你喜欢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二十八

风末雨馀悄欲停,须臾如慕诉春听。

白日不肯香流水,黄昏取次乱飞萤。

舜华得计避霜色,汉柏偶尔逃天刑。

三归台上荡舟相,旖旎居然天性灵。

(0)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五

寻向水边山外山,轻烟羃䍥有无閒。

才过杨柳阴阴岸,又度茱萸曲曲湾。

小憩愈愁前路杳,向来悔不隔墙攀。

归迟怕被游人笑,摘得青条带叶还。

(0)

次定山三首·其二

摊书腹内破彭亨,不忆愁从何处生。

天地病深宜我病,须眉睁后更谁睁。

醇醪聊借风光酿,仙药无劳雨露耕。

正自坦然人尽觉,敢矜天马蹑空行。

(0)

白云歌·其四

前日浮云飞出山,山前为雨不曾还。

云收雨散无消息,何似青山一碧閒。

(0)

咏归燕

凉叶飞不息,凋荷尚孤擎。

海天杳何许,层递秋云生。

栖鸟鸣高树,焉知归燕情。

(0)

戏作七夕词三首·其一

甲子须臾一局棋,人间荏苒岁华迟。

经年莫为添惆怅,离别曾无片晌时。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