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说桃源别有天,人间无地息尘缘。
黄粱未觉三生梦,白日难谋一醉眠。
浮世秪今方尚白,故人何日共谈玄。
山林已遂幽栖志,底用烧丹更学仙。
谩说桃源别有天,人间无地息尘缘。
黄粱未觉三生梦,白日难谋一醉眠。
浮世秪今方尚白,故人何日共谈玄。
山林已遂幽栖志,底用烧丹更学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谩说桃源别有天,人间无地息尘缘”以桃花源的传说反衬出人间的烦恼与束缚,暗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愿望。颔联“黄粱未觉三生梦,白日难谋一醉眠”运用典故,借黄粱一梦和白日梦喻指人生的虚幻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颈联“浮世秪今方尚白,故人何日共谈玄”中,“尚白”可能暗指追求纯洁或超脱,而“谈玄”则指向探讨深奥的哲理或道家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渴望。尾联“山林已遂幽栖志,底用烧丹更学仙”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山林中过着宁静的生活,远离尘嚣,不再追求长生不老的仙术,而是满足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静。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
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
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
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
宝窦暖,香云*。
睛云霁,西山晓。
见一星声入江淮渺。
愿神尖、长对寿眉青,
爱玲珑红玉,光照夜,满庭春。
更翠焰浮空,朱明射月,和气留人。
河东上元佳节,念客怀、谁作□情亲。
喜二三更雅集,清欢满意殷勤。
人生元夜几番新。
贤主亦佳宾。
尽月转参横,香残烛烬,犹胜芳晨。
团*膝前儿女,放杯行、到手莫辞频。
灯火佳庭此夕,明朝世务红尘。
历雄都大邑,厌车马,市尘深。
爱历下风烟,江湖郭郭,城市山林。
人家水芝香里,看万屏千嶂变晴阴。
无问买山高价,休论寸土千金。
偶因王事惬闲心。
佳处更登临。
倩万斛泉珠,四围岚翠,一洗尘襟。
强齐霸图陈迹,但华山平野*孤岑。
今夕高筵清赏,明朝*骑**。
知前代尊俎风流,犹为人永永景慕。
其于善行名言,丰功懋烈,谁得而废之。
去岁夏,仆忝与宾末,仅赘一阕,庶几异日,得附南塘莲社之故事云倚西风闲坐,谈清影,玉亭亭。
问幽苦芳心,何时解语,脉脉盈盈。
秋香欲无还有,似自怜、不嫁惜娉娉。
好在芙蓉城阙,梦回罗袜尘生。
多情争似总无情。
残照又西倾。
怕去去兰舟,露凉烟冷,月落参横。
沙雁也能留客,倩溪光、相照晚妆明。
缓按梁州丝竹,听番白*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