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丝诵经籍,弱冠探仕录。
触绪多见违,夙言将安属。
策马涉鲸波,操舟令从陆。
扰扰红尘间,焉为问车毂。
渭水既入泾,谁当辨非浊。
骐骥虽工步,难与飞鹰逐。
神龙固天矫,变化求所欲。
乔松抖唐蒙,首尾竟成束。
将循李陵发,未卫鲍庄足。
衔愤戒伊人,富贵生局促。
牵丝诵经籍,弱冠探仕录。
触绪多见违,夙言将安属。
策马涉鲸波,操舟令从陆。
扰扰红尘间,焉为问车毂。
渭水既入泾,谁当辨非浊。
骐骥虽工步,难与飞鹰逐。
神龙固天矫,变化求所欲。
乔松抖唐蒙,首尾竟成束。
将循李陵发,未卫鲍庄足。
衔愤戒伊人,富贵生局促。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愤篇》,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挫折和人生困境的感慨。首句“牵丝诵经籍,弱冠探仕录”描绘了年轻时研读经典、寻求仕途的场景,然而接下来的“触绪多见违,夙言将安属”则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相悖的无奈,暗示了仕途上的诸多不如意。
“策马涉鲸波,操舟令从陆”运用比喻,表达在官场中艰难前行,如同驾驭船只在陆地上行走,暗示仕途险恶。“扰扰红尘间,焉为问车毂”进一步揭示了尘世纷扰,难以寻得公正之地。诗人以“渭水既入泾,谁当辨非浊”自比,感叹分辨是非的艰难,即使才如骏马也无法与飞鹰竞逐。
“骐骥虽工步,难与飞鹰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神龙固天矫,变化求所欲”借神龙之喻,表明自己不甘平凡,渴望有所作为。“乔松抖唐蒙,首尾竟成束”以乔松被束缚的境况,象征着自己的才华被压抑。
最后两句“将循李陵发,未卫鲍庄足”暗指自己像李陵一样怀有壮志,但未能达到鲍庄那样的成就。“衔愤戒伊人,富贵生局促”表达了对权贵的不满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认为富贵之中充满了束缚和不自由。
整体来看,《愤篇》是一首寓言式的抒怀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仕途失意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