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敏斋内史奉使洛阳过家觐祖》
《送李敏斋内史奉使洛阳过家觐祖》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玉节仙郎下紫薇,元公亲授老莱衣。

暂辞生掖閒鸡树,遥向西园伫鹭旗。

帆度河阳秋欲尽,云低淮浦雁初飞。

重闱倚杖欢应甚,万石门前内史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朝廷官员李敏斋奉命出使洛阳,途经家乡拜见祖父母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官宦之家的尊贵与和谐。

首联“玉节仙郎下紫薇,元公亲授老莱衣”,以“玉节”形容李敏斋的尊贵身份,“仙郎”则暗示其超凡脱俗之气,而“紫薇”象征朝廷中枢,点明他作为朝廷命官的身份。“元公亲授老莱衣”则借用了古代孝子老莱子的故事,暗喻李敏斋不仅官职显赫,更是一位孝顺的子孙,受到家族长辈的亲自嘉许。

颔联“暂辞生掖闲鸡树,遥向西园伫鹭旗”,通过“生掖”、“鸡树”等宫廷特有的景物,描绘了李敏斋暂时离开繁忙的政务生活,前往家乡的宁静场景。而“西园”与“鹭旗”的描绘,则进一步渲染了归乡途中的祥和与庄重氛围。

颈联“帆度河阳秋欲尽,云低淮浦雁初飞”,以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融入了时间的流逝感。河阳的秋天即将过去,淮浦的雁群开始南迁,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季节变换的诗意,也隐含着对李敏斋行程的关切与期待。

尾联“重闱倚杖欢应甚,万石门前内史归”,将焦点转向李敏斋的家人。在家中,祖父母倚杖等候,满心欢喜地迎接孙子的归来。这里不仅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也表达了对李敏斋孝行的赞颂。同时,“万石”作为古代衡量财富的单位,此处借指李敏斋家族的显赫,进一步强化了其家族背景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敏斋作为朝廷官员与孝顺子孙的双重身份,以及他在归乡途中所感受到的亲情与荣誉。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温馨的氛围,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家族伦理与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同高季迪过东丘兰若访吕志学

路入斜塘始泊舟,喜同故友访东丘。

知君暂寓当幽寺,念我才归自远州。

水外高帆沙浦月,烟中馀稻墓田秋。

临尊何用多悲感,今日相看尚黑头。

(0)

同高记室访虎丘蟾苞二上人

林下曾相见,重来记往年。

笑谈俱是法,去住本无缘。

山溜泉通脉,帘阴竹护烟。

暂忘人世事,得此共栖禅。

(0)

山馆喜黄校理莫先辈见过

为客荒斋夜,相过喜见君。

酒杯令仆进,厨火向邻分。

归计贫难定,愁言醉可闻。

无由免流落,归卧故山云。

(0)

孝贞皇太后王氏挽章·其四

圣德那能纪,风谣岂易听。

悲笳才一动,群泪已千零。

旧事留编简,馀音入杳冥。

秪应松柏路,还有五云扃。

(0)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其二

停觞休讶饮迟迟,蜡炬分行照翠眉。

头白尚怜公记忆,力微虚负主恩私。

鹓鸾天上终相远,鱼鸟江边定不疑。

他日凤凰楼畔客,相逢还更语相思。

(0)

送倪尚书

东曹居第冷如冰,共喜公来聚德星。

诸老入门时秉烛,晚生投谒亦分庭。

高才司马休归洛,白首侯芭愿执经。

惭愧浅才同甔石,临岐犹拟挹沧溟。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