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春二首·其一》
《对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半阴半晴恼乱我,不禁春意惟殢春。

黄莺丁宁舌初转,杨花轻盈来弄人。

东家鞦韆多美女,舞腰娉婷衣金缕。

彩索徘徊渐渐高,墙头见人羞欲住。

柳下谁家薄媚郎,立马昂头不肯去。

(0)
翻译
半阴半晴的天气使我心烦意乱,我无法抵挡春天的魅力。
黄莺婉转地鸣叫着,轻盈的杨花逗弄着我。
东邻的秋千上坐着许多美丽的女子,她们曼妙的舞姿身着金色的衣裳。
彩色的绳索在空中摇摆渐高,她们在墙头看到人时害羞得想要停下。
在柳树下,不知是谁家的轻浮男子,骑马昂首,不愿离去。
注释
半阴半晴:形容天气阴晴不定。
恼乱:使人心烦意乱。
黄莺:鸟名,叫声婉转。
丁宁:形容声音轻柔。
杨花:柳絮。
弄人:逗弄、戏耍人。
东家:邻居。
鞦韆:秋千。
舞腰娉婷:形容女子舞姿优美。
衣金缕:穿着华丽的金线衣服。
彩索:彩色的绳索。
羞欲住:害羞得想停下来。
薄媚郎:轻浮的男子。
立马昂头:骑马抬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半阴半晴恼乱我,不禁春意惟殢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日多变的天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波动,以及对春天难以抑制的向往之情。春意如同少年的热血,充满活力又略带些许躁动。

"黄莺丁宁舌初转,杨花轻盈来弄人。" 这里通过黄莺鸟语和杨花飞舞的描写,更深化了春天生机勃发的氛围。黄莺的鸣叫如同少女的低语,而杨花则像是细雨般轻盈地落下,都是春天诱惑人的象征。

"东家鞦韆多美女,舞腰娉婷衣金缕。" 这两句描绘的是东家院中的美丽女子,她们在春日里跳起了舞,腰肢轻盈,衣着华美,用金线缕饰,更显得她们的美丽动人。

"彩索徘徊渐渐高,墙头见人羞欲住。" 彩索,即是用彩色丝绳装饰的球,这里象征着春天节日中的欢乐氛围。而诗人在墙头看到这些场景,不禁生出羞涩之情,仿佛想要停留下来,更长久地享受这份美好。

"柳下谁家薄媚郎,立马昂头不肯去。"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个男子在柳树下对美丽女子一见钟情的场景。他甚至不愿离开,只想永远驻足于此,享受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沉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丽片段深深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宁海五咏·其三晚晴读书

新晴快老读,斜日在遗编。

吾非求甚解,会意即欣然。

(0)

知点寄示入荆州学四绝句次其韵·其四

月照星河织女机,春风花草弄晴晖。

楚宫台榭堪寻访,□见容斋数日归。

(0)

丙申春贴子八首·其七

绣阁佳人拂晓妆,争持春酒贺春阳。

鬓云总把梅花插,帘幕春风一种香。

(0)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其一

咸平岸下分襟日,襄邑亭前把臂时。

十载光阴惊一梦,塞尘踏尽鬓如丝。

(0)

怀临济旧居四首·其一

古邑吾乡闬,闲居况可嘉。

膏腴环百里,市井簇千家。

南郭连山色,东郊接水涯。

秋风故军路,纵目赏荷花。

(0)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五

十月月团光到晓,蛮烟瘴雨卷晴空。

石门想像同袍集,珠浦行藏异类中。

钵饭荐陈虚坐设,垆香拜奠与谁同。

曲高唱独知音少,鲸浪粘天地脉通。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