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濒死境,两地倦游身。
今日中山酒,真成隔世人。
戍楼谈后月,野店醉馀春。
最是堪留处,更筹何太频。
十年濒死境,两地倦游身。
今日中山酒,真成隔世人。
戍楼谈后月,野店醉馀春。
最是堪留处,更筹何太频。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诗《同年故刘侍御德纯枉驾行营对酌有感往事因赠刘》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感慨。首句“十年濒死境”描绘了诗人过去的艰难岁月,仿佛身处生死边缘;“两地倦游身”则写出诗人四处漂泊的疲惫。接着,“今日中山酒”暗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但又感叹“真成隔世人”,意指人事变迁,物是人非。
“戍楼谈后月”描绘了夜晚戍楼边的交谈,时间已晚,月亮高挂;“野店醉馀春”则写出了在野外小店畅饮后的春夜,透露出淡淡的离别感。最后两句“最是堪留处,更筹何太频”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惜,感叹更漏声频繁,似乎在催促着离别。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与友人的相聚,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当下际遇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丛桂香妍,海棠睡足,亭院秋光如水。
双亲昼锦,棠棣敷荣,雏燕成行花底。
也学刻烛分题,翠管牙签,硬黄摩字。
但妆成画阁,炉爇芸烟,衫裁杏子。
回首处、墓木云封,沙堤月冷,隔四十年前事。
池塘梦远,雁序风高,天外鱼书难寄。
独我泥途輱轲,病鹤摧颓,孤鸾憔悴。
步苍茫景物,依然往事,江河邈矣。
香消梦觉。黯然惊又早,浮生半百。
青鬓花封当日语,添取几丝华发。
绮思纷来,回文自解,总是前生业。
空中楼阁,醉时书破四壁。回首。
辛苦三迁,鸡窗十载,千里经风雪。
倚闾高堂愁日暮,望断凤城双阕。
杏雨黏衣,曲江春暖,此愿知何日。
少年莫负,花明柳暗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