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俦弟》
《寄俦弟》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故国青山好,春来梦不真。

去家虽太近,犹是未归人。

(0)
鉴赏

这首诗《寄俦弟》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与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首句“故国青山好”,开篇即以“故国”二字点明主题,暗示诗人身处异乡,而心中怀念的是故乡的青山美景。这里的“青山”不仅代表了自然风光的美好,更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好”字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山川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次句“春来梦不真”,承上启下,将思绪从现实转入梦境。春天的到来,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对于诗人而言,却只能在梦中寻觅那份熟悉的温暖与宁静。这里的“梦不真”既是对梦境虚幻的感慨,也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无奈表达。

后两句“去家虽太近,犹是未归人”,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离家的距离并不遥远,但“犹是未归人”的自我认同,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对精神状态的深刻剖析,表现了诗人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与现实无法实现之间的冲突。

整体来看,《寄俦弟》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和自然景象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的情感丰富而深沉,既有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心境。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自越趋儒林,由吴两江渡。

四年如退之,疏慵傲名数。

西风今又来,庭柯泣珠露。

荣枯几番新,閒日常自度。

誓为天汉游,捣药看玉兔。

逆行非吾心,焉用忧日暮。

典籍犹可捐,宁雕子云赋。

万事归自然,所得先去故。

洒落桐庐君,高源欲东赴。

外物非所谋,此学良足据。

但以中致虚,元气腹当饫。

壮怀感暮秋,群动还太素。

宋玉悲何为,忘失聊适屦。

(0)

留题慧山寺

咸阳获重之明年,五月端午予泛船。

二闸新成洞常润,组练直贯吴松川。

淮南柁师初入浙,借问邑里犹茫然。

茶经旧说慧山泉,海内知名五十年。

今日亲来酌泉水,一见信异传闻千。

置茶适自建安到,青杯石臼相争先。

辗罗万过玉泥腻,小瓶蟹眼汤正煎。

乳头云脚盖盏面,吸嗅入鼻消睡眠。

涤釜操壶贮甘液,缄题远寄朱门宅。

仙人见水是琉璃,乃知陆羽非凡客。

(0)

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

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

大隐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

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

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閒寂亦难甘。

(0)

谕志

匣中有神剑,夜夜鸣不休。

欲污单于血,思僇佞臣头。

不愿就斩马,贱用良自羞。

深韬度岁月,怨气射斗牛。

仗君远提携,可以安九州。

莫作铅刀顾,此非绕指柔。

(0)

费县

途经古费邑,遗堞草莱平。

东瞻龟蒙山,西望颛臾城。

弗扰以畔召,仲尼犹欲行。

许由亦有冢,孑孑何独清。

(0)

题竹轩

隐隐招提地,幽轩无点埃。

惟栽紫竹种,相伴白云堆。

疏影月移转,清声风送来。

居常稀俗客,贝叶此勤开。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