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中无个事,反复弄虚空。
地老天荒后,魂飞魄丧中。
有诗开道统,无法度愚蒙。
忽底虚空碎,夕阳依旧红。
静中无个事,反复弄虚空。
地老天荒后,魂飞魄丧中。
有诗开道统,无法度愚蒙。
忽底虚空碎,夕阳依旧红。
这首清代诗人超一的《遗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哲思。首句“静中无个事”,描绘出一种宁静至极的内心状态,似乎在寂静中找不到任何世俗的纷扰。接着,“反复弄虚空”则暗示了诗人对宇宙本源或生命意义的探索,通过空灵的意象来触及虚无与存在的边界。
“地老天荒后,魂飞魄丧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越时空的思考,可能意味着在时间的长河和生命的消逝之后,人的精神追求仍然不息。诗人试图通过诗歌“有诗开道统,无法度愚蒙”来揭示真理的指引作用,即使在无法用常规法度衡量的境况下,诗歌也能启迪人心,照亮愚昧。
最后两句“忽底虚空碎,夕阳依旧红”以生动的画面收尾,形象地表达出尽管个体意识可能在探索中破碎,但世间万物如夕阳般永恒不变,增添了诗的哲理韵味。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命、存在和真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诗歌艺术力量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