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籴米》
《籴米》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

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

再拜请邦君,愿受一廛地。

知非笑昨梦,食力免内愧。

春秧几时花,夏稗忽已穟。

怅焉抚耒耜,谁复识此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 / shì

mǎishùxīnbǎizhīshì

yuángēngqiáobǎoshíshūshǎowèi

zàibàiqǐngbāngjūnyuànshòuchán

zhīfēixiàozuómèngshímiǎnnèikuì

chūnyāngshíhuāxiàbàisuì

chàngyānlěishuísh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的艰辛生活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开篇“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写出了农民们日常为了生计而奔波的情况,以及他们依赖市场来获取生活所需的一切。紧接着,“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表达了即便是辛勤劳作,也难以得到满足感和美好滋味的无奈。

诗人在“再拜请邦君,愿受一廛地”中流露出对土地的渴望,希望能从国君那里获得一块田地。随后,“知非笑昨梦,食力免内愧”则透露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自嘲,以及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要努力维持尊严。

在“春秧几时花,夏稗忽已穟”中,诗人以农事为喻,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无常。最后,“怅焉抚耒耜,谁复识此意”则是诗人在感慨之余,怀念那种对土地的深情,以及这种情感是否还能被他人理解。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农村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苏轼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孤鸾

银河清浅。纵隔水相望,支机非远。

画里真真,只许焚香偷展。

妆台此时乍到,镜奁开、粉痕匀染。

谁信飞霜时节,有玉温花暖。念楼居、应共双成伴。

甚一曲琴心,无限幽怨。试听离鸾,操动梁尘凄黯。

游仙漫夸梦好,恨长宵、漏声偏短。

何事相亲半霎,尽教人肠断。

(0)

谢人送墨

墨月黳云脱太清,海风吹上笔头轻。

琐窗冷透芙蓉碧,定有新明到九成。

(0)

满江红.渔村夕照

两两三三,共撑起、半江风色。

飞欋处、日斜樯橹,浪翻丹碧。

浊世浮沉高士志,乱流明灭诗人笔。

看宾鸿、飞影过前川,霞笺赤。芦苇畔,鲜鳞湿。

杨柳外,炊烟直。趁馀晖沽酒,醉吹横笛。

芳树斜衔新月细,远峰横受飞鸟疾。

倏然间、江影荡明星,馀空白。

(0)

临江仙.夏夜偶成用宋词韵

袅袅轻风吹竹树,依稀天际闻笙。

未秋先已送秋声。愁人偏易感,无语怨深更。

捲起疏帘看夜色,一钩残月空庭。

银河淡淡断云横。蕉衫烟漾碧,凉影闪流萤。

(0)

江雨晚晴

晚烟漠漠破馀晖,红叶纷纷下翠微。

几点断云将雨去,一行寒雁贴江飞。

霜明半落新愁鬓,风劲先侵远客衣。

翻羡田家无个事,小舟閒泊钓鱼矶。

(0)

邳州道中

将晓留明镜,残辉照客颜。

寒沙微有树,薄雾不成山。

村远鸡声近,秋凉马意闲。

生平追胜迹,今日傍江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