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从三巴来,复向三巴去。
借问行路难,猿啼子规语。
已从三巴来,复向三巴去。
借问行路难,猿啼子规语。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蜀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句“已从三巴来”,点明了友人从三巴地区出发,三巴地区在古代指的是四川盆地东部的巴郡、巴东、巴西三郡,这里山川秀美,是诗人常用来寄托情感的地方。接着“复向三巴去”则表明友人即将返回这片熟悉的土地,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时空感,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借问行路难”,借用《乐府诗集》中“行路难”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和担忧。而“猿啼子规语”则是以自然界的声响来渲染氛围,猿猴的哀鸣和杜鹃鸟的啼叫,都是古人常用的象征离别和哀愁的意象,它们的啼声仿佛在诉说着不舍与悲伤,将离别的凄凉之情推向高潮。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和声音来表达情感,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深刻体会。
笑湖山、纷纷歌舞,花边如梦如薰。
响烟惊落日,长桥芳草外,客愁醒。
天风送远,向两山、唤醒痴云。
犹自有、迷林去鸟,不信黄昏。
销凝。
油车归後,一眉新月,独印湖心。
蕊宫相答处,空岩虚谷应,猿语香林。
正酣红紫梦,便市朝、有耳谁听。
怪玉兔、金乌不换,只换愁人。
麹尘风雨乱春晴。
花重寒轻。
珠帘卷上还重下,怕东风、吹散歌声。
棋倦杯频昼永,粉香花艳清明。
十分无处著闲情。
来觅娉婷。
蔷薇误罥寻春袖,倩柔荑、为补香痕。
苦恨啼鹃惊梦,何时翦烛重盟。
冻痕消梦草。
又招得春发,旧家池沼。
园扉掩寒悄。
倩谁将花信,偏传深窈。
追游趁早。
便裁却、春衫短帽。
任残梅、飞满溪桥,和月醉眠清晓。
年少。
青丝纤手,彩胜娇鬟,赋情谁表。
南楼信杳。
江云重,雁归少。
记冲香嘶为,流红回岸,几度绿杨残照。
想暗黄、依旧东风,灞陵古道。
客边情味恶。
花漏远、春静风鸣凤铎。
空梁燕泥落。
映柔红微罥,海棠帘箔。
愁钟恨角。
怕催人、黄昏索寞。
拥吟袍、凭暖阑干,醉怯冷香罗薄。
阿鹊。
幽芳月淡,紫曲云昏,有人说著。
名缰易缚。
归鞭杳,误期约。
记金泥卜昼,银屏娱夜,弹指匆匆恨错。
为情多、搀尽芳春,带围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