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服如今又姓曾,金椎玉枕辨尤能。
多君摘理无言处,嘿领丹梯最上层。
叔服如今又姓曾,金椎玉枕辨尤能。
多君摘理无言处,嘿领丹梯最上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赠曾仪文相士(其二)》。诗中以“叔服”比喻曾仪文,巧妙地将他与占卜算命的相士联系起来,展现了对曾仪文独特才能的赞赏。
首句“叔服如今又姓曾”,以“叔服”这一古代人物典故,暗喻曾仪文具有古代智者的智慧和洞察力,同时巧妙地将他的姓氏融入其中,既新颖又贴切。接着,“金椎玉枕辨尤能”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曾仪文的相术比作能够辨别真假的金椎和玉枕,暗示他能准确识别人物的本质和命运,具有极高的辨识能力。
“多君摘理无言处,嘿领丹梯最上层”两句,进一步赞扬了曾仪文在复杂难解的问题面前,能够洞悉本质,不言而喻地引领人们到达解决问题的最高层次。这里的“摘理”意味着揭示真理或深奥的道理,而“嘿领”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以沉默的方式引导他人领悟,达到心灵的共鸣与智慧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不仅表达了对曾仪文高超技艺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智慧和洞察力的高度认可,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谁能留得年华住。韶华今在何处。
万林飞尽,但惊天篆,半空无数。
望消息、霜催雁过,佳人愁起云垂暮。
就绣幕、红炉去。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
休道行且分飞,共乐还一岁,见景长是欢聚。
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
翠娥说、尊前笑语,来年管取人如故。
向寂寞,中先喜,俄顷飞琼,化成寰宇。
余汎观于天下兮,何者乐而谁者足忧。
忧于窘窘不得兮,乐尽万物而无求。
玩声色而弊形性兮,维造化之螟蠹。
将逍遥炉锤之外兮,尚何俛首而婴此细故。
百年存亡得失兮,吾既视奕棋与摴蒲。
寒暑蚤夜极则迁兮,有满则有虚。
应龙之不拘系乎,宁与羸马帖耳而求刍。
云升雨降兮,上下有无。入与神会兮,出与化俱。
无对于天下兮,制命在予。
贾群嚣而我静兮,岂其跨一世以求直。
乃有德人相与友兮,忘我于忘言之域。
廓宇宙以为量兮,奚自适而不通,遂风休而水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