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盘旋暮色苍,引人烟景入岩疆。
轻如翠带拖岚起,细与晴丝挂嶂张。
几担归樵寻出径,半林栖鸟抹斜阳。
来朝拂袖登高顶,雅近炉头捧御香。
石磴盘旋暮色苍,引人烟景入岩疆。
轻如翠带拖岚起,细与晴丝挂嶂张。
几担归樵寻出径,半林栖鸟抹斜阳。
来朝拂袖登高顶,雅近炉头捧御香。
这首诗描绘了兰阳八景之一的石磴盘旋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傍晚时分山间石阶蜿蜒而上的景象,以及其引领人们步入幽静山林的意境。首句“石磴盘旋暮色苍”便勾勒出一幅暮色中石阶环绕、苍茫迷离的画面,引人入胜。
接着,“引人烟景入岩疆”一句,将视线从地面的石阶延伸至更深远的山林,仿佛石阶不仅连接着地面与天空,也连接着尘世与自然的边界,引导着读者深入探索这神秘的山林世界。
“轻如翠带拖岚起,细与晴丝挂嶂张”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将石阶比作轻盈的翠带,随风飘动,与山间的云雾交织在一起;同时,又将其比作细长的晴丝,挂在山峰之间,形象地描绘了石阶在山景中的位置和动态美。
“几担归樵寻出径,半林栖鸟抹斜阳”则转向对山中生活的描绘,通过归樵(砍柴的人)寻找出路和栖息于林间的鸟儿在夕阳下的身影,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居生活图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之美。
最后,“来朝拂袖登高顶,雅近炉头捧御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期待,希望在次日拂晓时分,能够登上山顶,接近那象征着神圣与美好的炉头,品味其中的香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磴、烟景、归樵、栖鸟、晨光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兰阳八景之一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去岁今朝,念母病、扪心私痛。
犹记得、支床慰劳,慈恩深重。
此际魂归何处去,黄泉碧落儿难送。
便床前、再欲听呻吟,除非梦。椒花在,为谁颂。
荔粉在,为谁奉。只扶携弱弟,麻衣悲恸。
从此屠苏怜最后,亲魂若在应犹共。
为悯孙、还尽半杯休,牵牛捧。
金吾缇骑不可当,迥若饥鹘搏大荒。
碧瓦雕甍战崷屼,貂裘玉勒纷辉光。
但令奚雏剪头至,赤手卧夺黄金章。
人间陆海天茫茫,岂无英雄遂俛昂。
戴子不肯誇身强,邀我坐我堂中床。
葡萄暖发茵陈香,羽声春激白帝霜。
五侯七贵他自足,要令名姓登词场。
呜呼戴子一洗金吾色,野人愧杀尚书郎。
江上矗诸峰,奇观不易逢。
波光濯翡翠,山色隐芙蓉。
野旷馀烟敛,川长积气冲。
近窥龙虎丽,遥带凤凰重。
丁令回孤鹤,茆君驭两龙。
秖怜幽谷赏,还蹑逸人踪。
发穴搜金简,疏流导玉淙。
霤承清露泫,几迸紫苔封。
列籍随原草,披襟抚涧松。
鸾游企霄汉,鸿矫避矰罿。
疲薾惭高驾,逍遥命短筇。
丹砂如可学,脱屣幸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