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天下才,痛哭向穷路。
寸心白神鬼,匪以一人故。
君门望若海,缄口受谗恶。
清明不使泄,郁之为幽瘀。
每于词赋间,隐隐一流露。
寄言弗悲愤,读书有平素。
贾生天下才,痛哭向穷路。
寸心白神鬼,匪以一人故。
君门望若海,缄口受谗恶。
清明不使泄,郁之为幽瘀。
每于词赋间,隐隐一流露。
寄言弗悲愤,读书有平素。
此诗《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六十七,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诗中以贾谊为喻,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遭遇困顿者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贾生天下才”,开篇即点出贾谊的非凡才华,将他置于“天下才”的高度,奠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基调。接着,“痛哭向穷路”一句,描绘了贾谊在人生低谷中的痛苦与无奈,通过“痛哭”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情感状态。
“寸心白神鬼,匪以一人故”,进一步揭示了贾谊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这里的“寸心”象征着贾谊的内心世界,而“白神鬼”则暗示了他面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神明的呼唤。后半句“匪以一人故”表明贾谊的遭遇并非因个人原因,而是社会环境所致,流露出一种对不公世道的深深忧虑。
“君门望若海,缄口受谗恶”,形象地描绘了贾谊面对权力中心时的艰难处境。这里将“君门”比作“大海”,既突出了其深不可测的神秘与威严,也暗含了贾谊难以接近或被理解的孤独感。“缄口”则表现了他为了自保而选择沉默,避免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受谗恶”则揭示了他在政治斗争中可能遭受的不公正对待。
“清明不使泄,郁之为幽瘀”,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贾谊在政治压力下无法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压抑状态。这里的“清明”指明了贾谊内心的纯洁与正直,而“不使泄”则强调了外界环境对其思想的束缚。后半句“郁之为幽瘀”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压抑导致的情感积聚与内心的痛苦,如同淤积的沼泽一般沉重。
最后,“每于词赋间,隐隐一流露”,表明尽管贾谊在政治上受到限制,但他的才华依然在文学创作中有所体现,通过作品间接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思考。
“寄言弗悲愤,读书有平素”,诗人在此以贾谊为例,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应沉溺于悲愤之中,而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通过广泛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成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贾谊人生际遇的描绘,表达了对才华横溢者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个体自由的深切关注。
月痕霜晕,雪染冰裁剪。车马尘中甚曾见。
自扬州吟罢,踏遍西湖,堪爱处,偏是情高韵远。
冷香惊梦破,姑射人归,图画空遗旧妆面。
问何事东君,先与春心,还又是、容易飞花片片。
对暮寒修竹哽无言,更画角层城,夜闻吹怨。
罨画池亭,对十万、盈盈粉面。
依翠盖、临风一曲,霓裳舞遍。
亭上人如蓬岛客,坐中别有飞琼伴。
占世间、风月最清凉,宜开宴。当盛旦,歌喉啭。
齐祝寿,金尊劝。算才华合侍,玉皇香案。
处事从来坚特操,立朝更要持公论。
使他时、台阁振风声,朝天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