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指流沙,东南路转遐。
独晴留海畔,归望阻天涯。
九夏呈芳草,三时有雪花。
未能刷羽去,空此羡城鸦。
西北指流沙,东南路转遐。
独晴留海畔,归望阻天涯。
九夏呈芳草,三时有雪花。
未能刷羽去,空此羡城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青海地区遥望敦煌的景象与情感。开篇“西北指流沙,东南路转遐”两句,设定了空间方向和道路曲折,流沙指的是遥远的沙漠,而东南路则是蜿蜒曲折的旅途。
接着,“独晴留海畔,归望阻天涯”表达了诗人在一片辽阔的晴空下,停留在接近大海的地方,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与眷恋。而“归望”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思念。
“九夏呈芳草,三时有雪花”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自然景象。这里的“九夏”可能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夏季,而“三时”则是古代分日为五时的说法中的早、午、晚三个时段。这两组数字并非实指,而是用来形容时间的长短和气候的多变。芳草与雪花交替出现,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样。
最后,“未能刷羽去,空此羡城鸦”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鸟类——“城鸦”(即城墙上的乌鸦)的羡慕之情。诗人自己虽然有翱翔于天际的愿望,但却无法实现,只能空自羡慕那些能够在城头自由翱翔的乌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向往,以及对于自由和远方的无限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