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为蚴蟉鳞,铸作鱙■角。吐处百里雷,泻时千丈壑。
初疑潜苑囿,忽似拿寥廓。
遂使铜雀台,香消野花落。
铜为蚴蟉鳞,铸作鱙■角。吐处百里雷,泻时千丈壑。
初疑潜苑囿,忽似拿寥廓。
遂使铜雀台,香消野花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铜雀台的雄伟。"铜为蚴蟉鳞,铸作鱙■角"一句,形象地将铜雀台比喻成巨大的生物,其坚固与威武如同动物的坚壳和尖角。"吐处百里雷,泻时千丈壑"则通过其声势浩大,如同天空中轰鸣的雷声,以及倾泻而出的水流切割出深邃的山谷,以此比喻铜雀台所发出的声音和它所具有的力量。
"初疑潜苑囿,忽似拿寥廓"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建筑的第一印象,如同发现了一片隐秘的园林,然后又突然间像是进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大殿。这种变化丰富的情感转换,显示了铜雀台给人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
最后"遂使铜雀台,香消野花落"则表达了一种悲凉的美学情怀,即便是那样的雄伟建筑,也无法挡住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铜雀台上的香气逐渐散去,而野花也随风飘落,这不仅是对过往的缅怀,更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于历史遗迹、时间流逝以及自然美景与人造建筑相互作用的深刻感悟。
山行不作懒,杖策穷幽邃。
崎岖十里馀,乃得桃源地。
竹树蓊以鲜,峰峦秀而媚。
娇云弄奇姿,啼鸟含幽意。
周遭帷幄中,一带江流驶。
始知造物悭,异境亦所秘。
行行松门深,钟磬出萧寺。
残僧五六辈,相顾各猜异。
须臾问讯通,颜色颇夷粹。
高堂清风多,起我无穷思。
提携更小庵,清绝非人世。
自怜学宦游,十载沉卑位。
功名与丘壑,两计皆未遂。
时变搅中肠,忧端丛千猬。
岂如山间僧,了无秋毫累。
一榻寄岩阿,烟霞为活讣。
脱身名利尘,洗耳市朝事。
兹游成邂逅,颇与宿心契。
晚日下层巅,踌躇聊自慰。
重来定何时,往往先梦寐。
《游杨村仁王院二十韵》【宋·郭印】山行不作懒,杖策穷幽邃。崎岖十里馀,乃得桃源地。竹树蓊以鲜,峰峦秀而媚。娇云弄奇姿,啼鸟含幽意。周遭帷幄中,一带江流驶。始知造物悭,异境亦所秘。行行松门深,钟磬出萧寺。残僧五六辈,相顾各猜异。须臾问讯通,颜色颇夷粹。高堂清风多,起我无穷思。提携更小庵,清绝非人世。自怜学宦游,十载沉卑位。功名与丘壑,两计皆未遂。时变搅中肠,忧端丛千猬。岂如山间僧,了无秋毫累。一榻寄岩阿,烟霞为活讣。脱身名利尘,洗耳市朝事。兹游成邂逅,颇与宿心契。晚日下层巅,踌躇聊自慰。重来定何时,往往先梦寐。
https://shici.929r.com/shici/wmsZA.html
衣冠半知识,喜君天下士。
奥学沧溟深,高谈风雨驶。
胸中富经纶,忧国心屡痞。
誓言排阊阖,开口献天子。
时绌道不伸,倦怀归故里。
盘礴曾几时,九天飞诏旨。
春风饱征帆,一苇吴江水。
见晚上应嗟,使华聊复尔。
丞相君之甥,风流酷相似。
彤陛看摩肩,笑谈销敌垒。
君家有世臣,名实耀国史。
奇谋付子孙,鞭笞馀马箠。
行增前德光,更雪中朝耻。
事成岂因人,碌碌焉能比。
我昔缀僚末,高山日仰止。
穷达两悬殊,星辰视泥滓。
平生白眼多,君独挂牙齿。
更须假扶摇,南溟将一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