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读书来已数年,从人嘲我腹便便。
为嫌归舍儿童聒,故就僧房借榻眠。
懒读书来已数年,从人嘲我腹便便。
为嫌归舍儿童聒,故就僧房借榻眠。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书籍已久不涉猎的懒惰心态,并且因为这种状态而遭到他人的讥笑。"腹便便"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而"为嫌归舍儿童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不满和逃避。最后两句"故就僧房借榻眠"展示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即暂时逃离世俗,到寺庙中寻找一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懒惰的自我揭露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在这短小的四句诗中融入了对个人修养、家庭责任与精神寄托等多重主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