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有飞泉,入溪知几里。
跳珠溅木叶,激雨霏岩趾。
但无箕颍人,曾不吝洗耳。
幽谷有飞泉,入溪知几里。
跳珠溅木叶,激雨霏岩趾。
但无箕颍人,曾不吝洗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一)幽谷泉》,描绘了一幅幽深山谷中泉水飞溅的生动画面。首句“幽谷有飞泉”点出环境的静谧与神秘,暗示了泉水源头的隐蔽。次句“入溪知几里”则通过疑问,表现出泉水蜿蜒流长的特点。
“跳珠溅木叶”运用比喻,将泉水比作跳跃的珍珠,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从高处落下时溅起水花,打在木叶上的动态景象,富有生机。而“激雨霏岩趾”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冲击岩石的情景,以“激雨”形容水流的力度,显示出山岩的陡峭。
最后两句“但无箕颍人,曾不吝洗耳”,诗人借典故表达对幽谷泉水的喜爱和敬意。"箕颍人"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这里暗指高洁之士。诗人说,如果这里有像孔子那样的贤人,他们也不会拒绝倾听这清泉的声音,暗示泉水具有洗涤心灵的净化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典故,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掖垣初盖斧斤张,栋宇犹闻松桂香。
江海蹔来俱野客,云霄并直愧花堂。
月明似与人烟远,风细微闻禁漏长。
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
射策当年偶一时,对休夜雨失前期。
庐间还往无多地,梦里追寻亦自疑。
螭墨屡干朝已久,囊封希上出犹迟。
茅薝半破松筠老,归念萧然欲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