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承君蛱蝶双花罗。
罗衣秋来不堪著,梧桐树上凉风多。
银烛作花好消息,又想归期在明日。
并刀不剪相思愁,相思误尽曾相识。
《子夜歌》,承君蛱蝶双花罗。
罗衣秋来不堪著,梧桐树上凉风多。
银烛作花好消息,又想归期在明日。
并刀不剪相思愁,相思误尽曾相识。
这首元末明初的《秋夜读刘昕宾旭子夜歌因效其体赋三章(其三)》由郭钰所作,以《子夜歌》为题,风格仿照刘昕宾旭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秋夜场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承君蛱蝶双花罗",以蝴蝶比喻爱情或友情的甜蜜,暗示了与对方的亲密关系。"罗衣秋来不堪著,梧桐树上凉风多",通过秋夜的寒凉和梧桐的落叶,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感到的孤寂。
"银烛作花好消息,又想归期在明日",银烛闪烁,仿佛带来了远方的好消息,但那只是明天的期待,让人更加期待却又遥不可及。"并刀不剪相思愁",并刀象征着无法割断的愁绪,形象地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苦。
最后两句"相思误尽曾相识",道出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相思之情带来的无尽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元末明初诗歌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哀诚屡吐,甬东分赐。垂暮日,置荒隅,心知愧。
宝锷红委。鸾存凤去,辜负恩怜,情不似虞姬。
尚望论功,荣还故里。
降令曰,吴亡赦汝,越与吴何异。吴正怨,越方疑。
从公论、合去妖类。
蛾眉宛转,竟殒鲛绡,香骨委尘泥。
渺渺姑苏,荒芜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