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戴禹功幕府归来三首·其三》
《和戴禹功幕府归来三首·其三》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临淮终日鉴修眉,水外遥山尺五低。

我欲骑云叫阊阖,请将捕寇付平西。

(0)
翻译
整天在临淮河畔凝视着修长的眉毛,
远处的山水仿佛近在咫尺,只有五尺之遥。
注释
临淮:地名,指淮河附近的地方。
鉴:照见,比喻观察或思考。
修眉:修长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遥山:远处的山。
尺五:古代长度单位,形容距离很近。
骑云:想象中乘云而行,象征超脱或权力。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借指皇宫或者朝廷。
捕寇:追捕盗贼。
平西:平定西部的叛乱或敌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渴望功成名就的心情。

“临淮终日鉴修眉”,这里的“临淮”可能是指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而“终日鉴修眉”则象征着诗人对自己的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关注与雕琢。在古代文化中,眉毛往往被比喻为人的品行和气质,因此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不断地修身养性。

“水外遥山尺五低”,这一句描绘了诗人面前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水”、“遥山”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开阔的画面,而“尺五低”则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眼前景物有一种从容不迫、超然物外的心境。

“我欲骑云叫阊阖”,这一句则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远大志向。“骑云”是古代常见的神话象征,意味着凌空飞驰,而“叫阊阖”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呼唤天门的壮烈气势。这里的“阊阖”通常指的是天门,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要冲破常规,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我请将捕寇付平西”,则是在表达诗人的政治抱负。“请将”可能是指请求担任边疆的军事职位,而“捕寇”则意味着消灭敌寇,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这里的“平西”可能是指西部边疆地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为国分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的抱负。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杂忆平生诗友十四绝句·其五

五岭曾看续楚骚,名家更拾锦成毫。

参差那得联征袂,绿柳城边响夜涛。

(0)

某上人以诗访余山中

虎溪无复白莲开,羡尔西昆小李才。

欲向山林寻旧好,不妨时趁乱云来。

(0)

倪君益以灯字索诗

画船前月醉西陵,曾羡新歌续采菱。

归去但逢渔火出,梦中犹认六桥灯。

(0)

此村草堂二首·其一

世卜桑榆是此村,东皋酒社记曾孙。

梅花与我年加长,春水于人德共温。

故剑尝携何可卖,破书曾读不须存。

河汾纵有千言在,未敢轻将叩九阍。

(0)

南中曲八首·其二

尽说哀牢汉不如,江珠片片碎芙蕖。

竹枝近谱芦笙曲,木夹遥传贝叶书。

(0)

贾太傅祠

洛阳少年善哭世,忧危震动明天子。

阊阖晨开绛灌入,夜半虚劳谕温旨。

笔下经纶至今在,后人丛生此人死。

洞庭水接潇湘来,中流白日常阴雷。

汉庭吞声迄今日,一掬洒入沧溟开。

英雄学术会须尔,媕阿者流安在哉。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