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里韶光早。百舌枝头啼碎了。
溪梅开尽,池水绿波还皱。
种柳先生觉意阑,看花君子非年少。
心似淡云,梦随芳草。满地松花不扫。
镇日春愁萦怀抱。谁能击筑长歌,吹笳清啸。
寄声玉关行人道,未报君恩难便老。
鸡塞雨寒,戍楼烟渺。
东里韶光早。百舌枝头啼碎了。
溪梅开尽,池水绿波还皱。
种柳先生觉意阑,看花君子非年少。
心似淡云,梦随芳草。满地松花不扫。
镇日春愁萦怀抱。谁能击筑长歌,吹笳清啸。
寄声玉关行人道,未报君恩难便老。
鸡塞雨寒,戍楼烟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
"东里韶光早。百舌枝头啼碎了。" 开篇就点明时节,春光照耀,鸟语花香,但这些生机勃勃的声音却被形容为“啼碎”,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溪梅开尽,池水绿波还皱。" 这两句通过对梅花盛放和池水微波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动态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
"种柳先生觉意阑,看花君子非年少。" 这里有两位人物的形象出现,分别是种柳的先生和看花的君子。他们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两句诗隐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心似淡云,梦随芳草。" 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同淡淡的云彩,而他的梦想则随着芬芳的青草飘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满地松花不扫。" 这一句诗通过对松花不加以扫除的描写,可能象征着一种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镇日春愁萦怀抱。" 诗人在春光里感到愁绪,这种情感似乎是深藏于心的,它如同缠绵的藤蔓一般,紧紧地拥抱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谁能击筑长歌,吹笳清啸。" 这两句诗中,“击筑”和“吹笳”都是古代乐器的演奏方式,它们呼唤出的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或是对理想之声的向往。
"寄声玉关行人道,未报君恩难便老。" 这里提到“玉关”,可能指的是边塞之地,而“寄声”则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或情感。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于无法即刻回报的恩情而感到的不舍和难以老去的情怀。
"鸡塞雨寒,戍楼烟渺。"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关的萧瑟景象:鸡叫声中透露出一丝孤寂,雨中的戍楼在烟雾中显得更加渺小和遥远。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光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维和艺术功力。
经国有大计,不外兵食足。
输挽类用兵,所贵在神速。
王程固有严,胄弁何为督。
娈童好如花,楼船大于屋。
行乐江以南,赫奕朱为毂。
盛夏方渡淮,黄河变平陆。
粒米乃狼戾,度支更约束。
简命旬宣臣,临水建牙纛。
八月造舟楫,十月运新谷。
哺乳百姓亲,挟纩三军燠。
况乃抱远略,道海通山谷。
廷议旌行能,玺书动盈幅。
伟哉转漕功,不使萧何独。
跅弛门下士,勉驾盐车轴。
期毋负知己,良友时相勖。
万物有荣瘁,修途多险虞。
枥上曾称骏,辕下反为驹。
哀鸣望顾盼,主人恩不殊。
不覂骐骥驾,乃与驽蹇俱。
流沙千万里,秋风苜蓿枯。
梦想燕然山,追逐大将符。
皮相亦何凭,骨立亦何图。
傥再赐鞭策,犹堪任驰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