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其二》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畴昔东州路,音书仅一通。

承颜终未遂,仰德竟何穷。

野哭悲能遽,岩居计莫同。

关心九原路,无树不高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挽鹿伯可郎中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畴昔东州路”,追忆往昔与友人在东州共度的日子,充满了温馨与回忆。接着“音书仅一通”一句,点明了两人之间联系的稀少,暗示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承颜终未遂,仰德竟何穷。”这两句表达了未能见到友人最后一面的遗憾,以及对友人品德的无限敬仰。承颜,意为承蒙恩泽,此处指未能在友人生前表达敬意;仰德,则是对友人高尚品德的崇敬。这两句情感深沉,蕴含着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品德的永恒追思。

“野哭悲能遽,岩居计莫同。”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去世后,亲朋好友们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逝者生活方式的感慨。野哭,即野外的哭泣,形容哀伤之深;岩居,指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里暗含对逝者生前选择的尊重与理解。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对逝者不同生活轨迹的思考与感慨。

最后,“关心九原路,无树不高风。”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归途的关切与祝福。九原,古代传说中的死者居住之地,这里借指友人的归宿。无树不高风,意味着无论友人归于何处,都希望他能在那片土地上感受到自由与宁静,如同高风一般,不受束缚,自由自在。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哀悼,以及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与追思。语言质朴而深情,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李两山侍郎仲氏儒而医解后会稽索诗识别

我怀两山翁,夙抱经济略。

曾驱部使车,所至问民瘼。

昆阳斗大州,渔吏久竭泽。

三尺行风霆,四知厉冰檗。

公馀接寒士,促膝谈礼乐。

以我独闭门,前茅访林壑。

当途尽挟贵,此道可敦薄。

浮云于我如,霖雨用汝作。

如何岁龙蛇,斯人竟冥漠。

平生诗万篇,耿耿志谁托。

颇闻仲氏贤,风骨似其伯。

尔来一披雾,月梁慰离索。

纷纷鸡鹜中,夭矫见孤鹤。

阳秋皮里鉴,太素指下脉。

犹有刀圭功,可敌廊庙爵。

四百有四病,如禽应弦落。

真病在人心,问君有何药。

(0)

次翁秀峰

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唐陵愁问永和帖,楚水梦闻长乐钟。

黄奶秋灯馀旧癖,素侯野服拜新封。

世情云雨何时了,千古青青太玉峰。

(0)

九日会连云楼分韵得落字

冉冉海雾深,荒荒山日薄。

登高集华裾,纵目天宇廓。

落叶悲徂年,寒英照深酌。

心醉乃文字,意行非涧壑。

缅怀斜川游,此道久寂寞。

胡为吹帽人,白首恋宾幕。

穷途谬行藏,异代悬美恶。

吾爱漉酒巾,西风不能落。

(0)

与邵德芳同舍三首·其二

年少同游古辟雍,文光万丈扫秋虹。

不须旧事谈如梦,灯下相看亦梦中。

(0)

赠金陵明上人

高社似东林,修行岁月深。

讲多删旧抄,斋早唤幽禽。

上国名流重,诸方学者寻。

长因对清话,山阁转松阴。

(0)

寄辇下莫降秀才

犀围古暗革靴鸣,楚楚衣裾白苧轻。

节概平时长独立,文章近日合双行。

且看辇毂千蹄晓,复忆溪山数峰晴。

一第临临杏花宴,满都春色叫迁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