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其二》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其二》全文
明 / 李士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老将至矣弗知年,愤乐循环何日圆。

洙泗源流惭后觉,函关气候喜如前。

高僧策杖勤提喝,舟子讴歌迭往还。

江上曲终人不见,蒹葭白露望中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士淳在庚子年与大岁和尚及傅司马等人再次登临元魁塔文昌阁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联“老将至矣弗知年,愤乐循环何日圆”,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的流逝,既感到时间的无情,又对生命的循环往复怀有复杂的情感。这里的“愤”字,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颔联“洙泗源流惭后觉,函关气候喜如前”,通过对比洙泗(古代文化发源地)和函关(地理界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早些认识到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自责,同时也欣慰于自然气候的恒常不变,象征着某种永恒的价值或真理。

颈联“高僧策杖勤提喝,舟子讴歌迭往还”,描绘了一幅僧侣行脚、舟子歌唱的生动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也暗示了精神追求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尾联“江上曲终人不见,蒹葭白露望中迁”,以江上的音乐结束,却无人可见,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可捉摸。而“蒹葭白露”则为典型的秋景描写,寓含着时光流转、万物更替的哲理,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作者介绍

李士淳
朝代:明

李士淳(一五八五 — 一六六五),号二何。程乡(今梅州)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解元,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年)进士。授山西翼城知县,调曲沃知县。十一年(一六三八年)以卓异召入对策,授翰林院编修,任东宫讲读。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晚年归隐灵光寺三柏轩。著有《三柏轩集》、《古今文范》、《诗艺》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五有传。
猜你喜欢

李寿翁侍郎挽词

同解铨衡并把麾,五年相望楚江湄。

邻墙会面尝谈易,吏选偷閒更说诗。

北客遭逢人共叹,南州流转事难知。

投簪自有江湖志,云白天青泪满颐。

(0)

叶少保挽词六首·其四

精舍湖山外,天开万石林。

五车娱晚岁,一壑遂初心。

激水穿岩窦,栽花绕涧阴。

佳名端不朽,挥泪记登临。

(0)

贺子忱抱膝庵二首·其一

紫橐光华稳致身,会看功业上麒麟。

丈人久误人间世,莫忘他年蕙帐春。

(0)

先打春牛头,后打春牛尾,惊起虚空入藕丝里。

释迦无路潜踪,弥勒急走千里。

文殊却知落处,抚掌大笑欢喜。

春风昨夜入门来,便见千华生碓嘴。

(0)

与虚上人

止渴须是水,止饥须是饭。

参禅须是悟,成佛不待旦。

伽陀有底急,休来问老汉。

既来无奈何,拄杖蓦头撺。

(0)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五

断灭佛种,破除家计。不是别人,杨岐五世。

禅道耳边风,佛法眼中翳。

问渠将底为人,尚有随身赤契。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