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时雨试步寄员子春》
《时雨试步寄员子春》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与竹他年仅有衣,敢愁天赋鲜岐嶷。

拿乂不拜浑闲事,踉蹡初行更效谁。

莫道汉家飞将种,那知天上石麟儿。

若令新岁能翻舌,先寄城东老员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shìyuánchūn
sòng / xīn

zhúniánjǐnyǒugǎnchóutiānxiān

{shǎoyòuzhǔ}bàihúnxiánshìliàngqiāngchūxíngxiàoshuí

dàohànjiāfēijiāngzhǒngzhītiānshàngshílínér

ruòlìngxīnsuìnéngfānshéxiānchéngdōnglǎoyuánshī

注释
与竹:比喻贫寒的生活。
仅有衣:仅有的衣物。
敢愁:岂敢忧虑。
天赋鲜岐嶷:天生资质平庸。
拿乂:拿起武器。
浑闲事:无关紧要的事。
踉蹡:蹒跚。
更效谁:效仿谁。
汉家飞将种:汉代名将的后裔。
那知:谁能想到。
石麟儿:比喻稀世之才。
新岁:新的一年。
能翻舌:能学会说话。
老员诗:老诗人的诗。
翻译
将来与竹仅有的是衣衫,怎会忧虑自己天资平凡。
拿起武器不拜任何人,蹒跚起步效仿何人。
别以为我家是汉代飞将军的后代,谁能料到我竟是天降奇才。
如果新的一年我能学会说话,定先给城东的老诗人送去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时雨试步寄员子春》。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意境与情怀。

“与竹他年仅有衣”,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近,也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简朴生活的情趣。竹子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坚韧,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的品格和境遇。

“敢愁天赋鲜岐嶷”,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天赋之物的珍惜与关切,岐嶷指的是山石的奇特形态,诗人不忍心看到这些自然美景被轻忽或破坏。

“拿乂不拜浑闲事,踉蹡初行更效谁”,这一句中,“拿乂”可能是指手持拂尘之物,不拜则是不去拜谒那些世间琐碎的事情;“浑闲事”指的是无关紧要的俗务;“踉蹡”形容走路不稳,初行意味着刚开始行动,更效谁则是在探讨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所效仿。整句传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专注内心世界的态度。

“莫道汉家飞将种”,这里的“汉家”可能是指代汉朝或更广义的中原文化,“飞将种”则是指那些在历史上留下美好记忆的人物或事迹。诗人是在提醒读者,不要只停留在过去的辉煌,而应该关注现在和未来。

“那知天上石麟儿”,此句中“那知”意为难以想象,“天上石麟儿”则是指传说中的瑞兽,常用来比喻美好而稀有的东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那些超凡脱俗事物的向往和赞叹。

“若令新岁能翻舌”,这一句中“若令”意为如果,“新岁”指的是新的一年,“能翻舌”则是形容语言的流畅与变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先寄城东老员诗”,最后一句中“先寄”意味着优先送出或提前准备,“城东”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点或方向,“老员”则可能是指某位年长的官员或文人,“诗”自然是指诗歌。诗人在此表达了想要将自己的心意和作品先行传递给远方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示了一位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其三

弱缕凋零绕画楹,青楼绾结若为情。

愁深巧黛难长好,寒入纤腰暗自惊。

半幅征衫司马泪,数声残角亚夫营。

年年惆怅封侯事,少妇深闺怨未平。

(0)

避署露坐书怀二首

避暑闲门向晚扃,乘凉披露坐虚庭。

微官远愧山中相,浮客空嗟水上萍。

关塞怀人遥对月,干戈闻报暗占星。

疮痍未息豺狼斗,时事年来不□□。

(0)

飞来寺

飞来宫殿异云间,势压嶙峋瞰碧湾。

选胜几悬中宿梦,寻芳嬴得片时闲。

干霄翠削分双柱,划地清流合一环。

寒尽颇惊游客少,随僧指点自跻攀。

(0)

续刺谗诗·其四

毁玉为珉,诬舜为蹠。云胡不造,负此谗慝。

在昔有训,顽谗是堲。奈何邦家,长此蟊贼。

(0)

再入显灵道院有感·其二

闻访蓬壶信未真,仙床香榭掩流尘。

到来白石青松径,残却当年玉树春。

(0)

戏和怨歌

梦时欢爱醒时空,江水郎情日向东。

桃叶纵轻那得渡,柳丝不定却因风。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