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画龙陈亦所》
《赠画龙陈亦所》全文
元 / 岑安卿   形式: 古风

飞龙在天不可识,叶公千载馀墨迹。

洞微复写牝牡姿,壁破点晴犹莫测。

老所三山海上仙,贝阙珠宫惯游历。

归家援笔写飞腾,变化风云走胸臆。

但忧真赝不可知,空使时人宝燕石。

我来幸逢四世孙,笔势翩翩尤逼真。

解衣半载梅山住,持练扣户人纷纷。

画成不用书亦所,便作所翁何所分。

出门坛津正秋水,一笑双龙忽飞起。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岑安卿的《赠画龙陈亦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首句“飞龙在天不可识”,以神话中的飞龙象征高超的艺术技巧,暗示画中龙的栩栩如生难以辨认。接着,“叶公千载馀墨迹”暗指画师陈亦所的技艺源远流长,如同叶公好龙的故事。

“洞微复写牝牡姿,壁破点晴犹莫测”进一步赞美画龙的精细与神韵,即使是细微之处也能捕捉到龙的动态,而点睛之笔更是让整个画面活灵活现,难以揣摩。诗人将画家比作海上仙人,暗示其艺术造诣非凡。

“归家援笔写飞腾,变化风云走胸臆”描述了画家创作时的激情与灵感,仿佛龙的形态在他心中自由翱翔。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作品真伪难辨的忧虑,担心世人可能错把假作真,视作珍宝。

最后,诗人见到陈亦所的四世孙,技艺更加精湛,不禁赞叹不已。他观察画家创作过程,甚至认为画成后无需题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令人难以分辨其价值。结尾处,诗人以“一笑双龙忽飞起”收尾,形象地描绘出画作完成时的生动瞬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赞扬了画龙艺术的高超技艺和深远影响,同时也揭示了艺术欣赏中的真伪辨识问题。

作者介绍
岑安卿

岑安卿
朝代:元   字:静能   籍贯:故自号栲栳山   生辰:1286~1355

岑安卿(1286~1355)元代诗人。字静能,所居近栲栳峰,故自号栲栳山人,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脍炙人口。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四库总目》评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
猜你喜欢

忆江南·其三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日日记凝眸。

偶为昼眠常掠鬓,多应酒病不抬头。何苦放帘钩。

(0)

云闲物外人也其幽怀元尚不可一世而时混迹于声酒流赏于翰墨直寄其牢骚焉耳衣白先生赠句云『无事到心头岂徒然哉』敬演其意为寿·其一

茶灶香篝自掩关,小楼眠坐对春山。

家居梓泽兰亭侧,人在林逋魏野间。

出谷青犹沽杖履,饮池红已驻容颜。

东南隐逸将成传,谁谓元稹未易攀。

(0)

奏记装阁六首·其二

随意梳头与著衣,横看侧视总相宜。

瑶钗巧赛三年叶,黛笔重翻十样眉。

通国针神俱受谱,闲窗绣佛自挑丝。

姗姗弱骨惊鸿影,最想回身答拜时。

(0)

侍疾

唤人回枕坠瑶簪,被底炉香未许探。

獭髓有痕留我舐,鸡香微螫代伊含。

愁看西子心长捧,冷透荀郎体自堪。

病退只宜清减是,尚嫌双颊似轻酖。

(0)

戏以乡音用韵

幽谷花寒瘦影焭,东风偏为发鲜荣。

腰身楚楚孙荆玉,口齿泠泠郭语琼。

合德性醇能事姊,延年技贱愧称兄。

持裙尚恐仙乎去,更倩红鸾绶带萦。

(0)

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其二

无聊私咏隔天涯,不道吟哦到齿牙。

江令诗才犹剩锦,卫娘书格是簪花。

长将睡压香浓染,怕被娘窥独半遮。

想得笑和桃叶语,羡伊根蒂属王家。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