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许旌阳赞》
《许旌阳赞》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赞

曾传谌母炼丹诀,夜夜西山采明月。

壶里满盛乌兔精,剑尖尚带蛟龙血。

一自旌阳县归来,拔宅腾空入金阙。

但留仵道八百年,未教他吃东华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yángzàn
sòng / báichán

céngchuánchénliàndānjué西shāncǎimíngyuè

mǎnshèngniǎojīngjiànjiānshàngdàijiāolóngxuè

jīngyángxiànguīláizháiténgkōngjīnquē

dànliúdàobǎiniánwèijiàochīdōnghuáxuě

注释
谌母:指代一位传说中的女性仙人。
炼丹诀:修炼长生不老丹的方法。
西山:指代某座著名的山。
采明月:比喻采集天地精华。
乌兔精:道教神话中的神兽,象征月亮和时间。
蛟龙血:可能象征力量或神秘的元素。
旌阳县:地名,可能与道教传说有关。
金阙:金色的宫殿,象征天宫。
仵道:可能是仙人的居所或者修行之地。
东华雪:东华仙境的冰雪,象征极高的境界。
翻译
传说谌母曾修炼仙丹秘法,每晚在西山采集皎洁月光。
她的壶中装满了神秘的乌兔精华,剑尖上还残留着蛟龙的血液。
自从从旌阳县返回后,她能拔起房屋飞升至金色宫殿。
只留下她在仵道居住了八百年,未曾让她尝到东华仙境的冰雪滋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高超修为和其不凡的归隐生活。开篇“曾传谌母炼丹诀,夜夜西山采明月。”此处的“谌母”可能指的是一位擅长内丹术的女道,诗人借此表达对这位道士深厚的修为基础和其夜以继日地在西山中采集明月精华的坚持与执着。接下来的“壶里满盛乌兔精,剑尖尚带蛟龙血。”则形象地展示了道士炼丹的成果,以及他可能参与过某种神秘而又险峻的修行过程中,剑尖上的“蛟龙血”暗示了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与经历。

诗人随后写到“一自旌阳县归来,拔宅腾空入金阙。”这里的“旌阳县”可能是道士归隐之地,而“拔宅腾空入金阍”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道士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修为高度,将自己的居所拔地而起,进入了一个神秘的高级灵域。

最后,“但留仵道八百年,未教他吃东华雪。”这句话传递出一种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诗人通过“八百年”这个时间跨度,强调了道士修为的长久与深邃,而“未教他吃东华雪”则可能是在暗示,这位道士即便生活在尘世之中,也始终保持着超脱尘俗的高洁,不曾真正涉足过红尘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修为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巫峡道中

秋江木叶下,客子独徘徊。

瘴起浓云合,滩鸣骤雨来。

凄凉庾信赋,寂寞楚王台。

俯仰乾坤里,悲歌亦壮哉。

(0)

棋盘峰

坦如方罫自然平,未许人将黑白争。

惟有紫阳招野鹤,沧桑一局寄閒情。

(0)

暮春

不觉春将去,天涯人未还。

可怜巾上泪,点点尽成斑。

(0)

春日病中对落花戏成

檐外东风春日斜,纷纷红紫堕窗纱。

萧斋不是维摩室,天女何因为散花。

(0)

题自绣琼林醉归图

上苑花开烂漫枝,醉欹乌帽飏鞭丝。

马蹄疾处红将遍,写出春风得意时。

(0)

梦秦淮别业

曾登快阁看娇红,转眼春光入梦中。

安得翩跹同燕子,随风吹过大江东。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