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易为感,时节已徂秋。
行游固可适,岁月惧不留。
高斋旷而寂,人务罕相酬。
千载事了了,宁不慕前修。
道在无今古,天运每周流。
万理由我具,消摇极冥搜。
为乐不在兹,况复储怨尤。
予本楚狂士,意气迈九州。
偶然似有契,持身寓林丘。
万钟非所辞,一毫非所求。
读书易为感,时节已徂秋。
行游固可适,岁月惧不留。
高斋旷而寂,人务罕相酬。
千载事了了,宁不慕前修。
道在无今古,天运每周流。
万理由我具,消摇极冥搜。
为乐不在兹,况复储怨尤。
予本楚狂士,意气迈九州。
偶然似有契,持身寓林丘。
万钟非所辞,一毫非所求。
这首元代周砥的《读书》诗,以读书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首句“读书易为感,时节已徂秋”点出读书时容易引发感触,秋天的来临更显岁月匆匆。接下来,“行游固可适,岁月惧不留”强调行旅虽能带来乐趣,但时光如梭,不容拖延。
诗人身处“高斋旷而寂”,生活简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稀少。“千载事了了,宁不慕前修”表达对历史长河中贤人的仰慕,以及对永恒道理的追求,认为真理超越时空。“道在无今古,天运每周流”进一步阐述大道无常,自然法则循环不已。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万理由我具,消摇极冥搜”,深入思考,寻求真知。然而,他明白“为乐不在兹,况复储怨尤”,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外物,更不应积累怨恨。最后两句“予本楚狂士,意气迈九州”,表明诗人自比狂放不羁的楚狂,志向远大,超脱世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读书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风范。